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 化工流变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化工流变学相关记录250条 . 查询时间(4.888 秒)
2015年11月23日,德国弗莱堡大学负责科研的副校长京特·诺伊豪斯一行访问我校。潘毅副校长会见来访的德国客人。陪同会见的有我校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德语系、两校合作成立的孔子学院及国际处代表。
研究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和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新型席夫碱化合物4-[(E)-2-羟基-4-甲氧基苄亚氨基)]-1,5-二甲基-2-苯基-1,2-二氢-3H-吡唑-3-酮的方法。当2-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与4-氨基安替比林摩尔比为1∶1.75,反应时间为3.5 h,反应温度为70℃时,最大反应产率为84%。采用UV-vis,IR,1H NMR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表征产物的分子和晶体结...
近日,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在上海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化工学院邱介山教授因在微纳米功能碳材料方面的突出业绩,当选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2015年11月4日,中国化工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研发的“1000吨/年POE生产技术工艺设计包”科技成果鉴定会。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元一在鉴定会上致辞,并宣布专家委员会成员组成。来自中国化工学会、中科院化学所、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化集团科技开发部、中石化齐鲁石化、中石化扬子石化、上海立得催化剂等九位专家组成了鉴定委员会,洪定...
合成了一个新的铜配合物[{Cu(IBG)(2,2′-bipy)·H2O}2·5H2O]n,(H2IBG=1,3-二苯酰氨基酸;2,2′-bipy=2,2′-联吡啶),并且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和热重进行了表征.标题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2c空间群,a=1.5335(2),b=2.3215(3),c=1.38333(19) nm,β=90.00°,V=4.9247(11) nm3,Z=4.在...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教人〔2011〕10号)有关规定,经学校推荐、通讯评审、会议答辩、人选公示、评审委员会审定、聘任合同签订等程序,确定北京大学段慧玲等378人为2013、2014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2014年12月20日上午,湖南省化学化工学会有机化工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我校新化工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湖南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唐利斌,我校副校长刘起军等出席会议。
氢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理想能量载体,以氢气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能源转化的重要途径,可移动、分布制氢是实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广泛应用的技术关键。氨硼烷水解制氢因原料具有储氢密度大、反应条件温和、产生的氢气纯度高等优点,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Pt/C催化剂是该过程的高效催化剂。氨硼烷水解反应简单,因而是研究Pt/C催化剂设计与优化的理想反应体系。
2014年11月5日,我校与西安精细化工产业联盟企业项目对接会在化学化工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西安精细化工产业联盟秘书处--西安地区科技交流中心与我校联合举办,西安精细化工联盟成员西安西光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西安道尔达化工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30余人参加了对接会,西安精细化工产业联盟秘书长、西安地区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李建忠出席会议,我校校长助理杨祖培教授出席会议,科技处处长吴晓军,副处长张卫兵、...
Hydrogels 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interest over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due to their outstanding versatility as biomaterials. Alginate-based hydrogels are among the most popular studied due to the...
Colloidal suspensions are ubiquitous because of their vast industrial and household usage. We demonstrate that interactions between colloidal particl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anipulating the phase be...
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学术型)招生目录。
“2015中国化工学会年会”拟于2015年10月16-18日在北京举行,为充分发挥各分支机构以及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学科、人才和组织优势,进一步提升我会年会的学术水平和组织水平,现开展本届年会分会场组织申报工作.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8月改称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内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
以柠檬醛和丙酮为原料,在微波辐照下,合成假性紫罗兰酮。采用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GC-MS)和核磁共振(1H NM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产物结构。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微波功率以及反应物物质的量对假性紫罗兰酮得率的影响,得到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柠檬醛 0.1 mol,以NaOH/KOH(物质的量1:1)为催化剂,n(柠檬醛):n(丙酮):n(催化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