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工传递过程 >>>
搜索结果: 286-293 共查到化工传递过程相关记录293条 . 查询时间(4.443 秒)
以与温度相关的指数定律作为本构方程,应用无网格方法模拟了外表面为恒温时的圆管内具有黏性耗散的聚合物流动热传导问题,给出了离入口不同位置处的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根据黏性耗散模型计算的温度比无黏性耗散模型高出64℃,从而说明了黏性耗散在聚合物流动热传导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 无论是无黏性耗散模型,还是黏性耗散模型,其极限温度与壁面温度有很大的关系,但与入口温度无关。
提出了一种纵流式换热器壳侧交错短杆支撑方式,并对光滑传热管束的交错短杆、短管、方形折流杆3种管间支承方式及波纹管束自支承、混合管束自支承方式,在流动与传热充分发展区段,采用湍流模型、六面体网格,运用商业软件FLUENT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对各种支撑方式在不同的支撑间距(Ls=4.56和9.13)、不同的Reynolds数(Re=2630、13150、26300、52600)下的传热特性、流动阻力特...
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印楝素A的可能性,并以试验进行证明.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为25 mmol/L、0.02 mol/L pH值6.86混合磷酸盐缓冲溶液,甲醇-缓冲溶液(体积比7:3)作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20 kV下得到稳定的电流曲线,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检测波长214 nm,在迁移时间2.6 min处检测到印楝素A的电泳特征峰,电泳谱图面积积分结果和高效液相...
陈晓祥,1949年11月9日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传递过程和分离工程的研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纵横向研究课题20多项。主要科研成果有“亚磷酸二甲酯的清洁生产”、“烷基酯法草甘膦工艺过程的优化与放大”等。发表论文40多篇。
陈卫航,1957年10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化工传递过程、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及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研究项目有含液多项流流场参数综合测试方法、电解质在非牛顿流体中的传质,无水偏硅酸钠生产技术研究等。
以松节油中的α-蒎烯、β-蒎烯为原料,在季胺盐苄基三乙基氯化铵(QX)存在下,以氢型丝光沸石分子筛(H-M)为催化剂,经同时进行的开环、重排及水合反应一步法合成α-松油醇。探讨了各种因素对产品得率的影响,采用L16(45)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QX质量分数8%、mH-M:m蒎烯值0.6、m乙酸乙酯:m蒎烯值0.9、m水:m蒎烯值1.4,按此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实验,α-松油醇得...
膨胀型阻燃体系因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了以二氨基双酚A、三氯氧磷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磷酰胺类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的反应条件,并用热重分析和灼烧实验方法初步研究了它对杨木粉的阻燃特性。结果表明:用乙醚作分散介质,二氨基双酚A、三氯氧磷、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 1:3:8,回流时间 5h的条件下,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的得率较高、产品质量好;热重分析表明,杨木粉经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处理后,炭化阶...
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树皮栲胶废渣进行了分析及磺化处理,结果表明:在碱质量用量13%(NaOH计)、亚硫酸化度60%~70%、反应温度140~150℃、时间为2h的条件下,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木质素磺酸盐产品。该产品可用于混凝土添加剂和油田驱油剂的复配剂,为树皮废渣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