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工程学 >>> 环境保护工程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水污染防治工程 固体污染防治工程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噪声与震动控制 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环境规划 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环境工程学相关记录826条 . 查询时间(1.91 秒)
生物炭是有效去除废水中汞(Hg(II))的环境友好型材料,但其大规模应用受到生物炭较高的制备成本限制。因此,亟需进行技术经济评估以量化生物炭制备的成本效益比,推动其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用于农田多种气体实时在线监测装置
一种杀生剂耦合生石灰处理污泥的方法,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絮体,通过添加杀生剂和生石灰破坏菌胶团结构释放内部水,采用压滤技术可以达到污泥深度脱水的目的。采用该方法处理后泥饼含水率为40~60wt.%,满足污泥后续处理要求。
新污染物治理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2023年9月9-10日,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推动新污染物治理相关政策与技术跨学科、跨领域交流研讨,促进新污染物治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以“夯实科技支撑基础 促进新污染物治理”为主题在北京共同主办第一届新污染物治理大会。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基于颗粒物飞行时间的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反演方法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专利:一种铁基非晶合金条带用于印染废水处理的应用
土壤作为陆地环境的基础,并与其他生态系统广泛联通。土壤作为污染物的“源”和“汇”而备受关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微塑料和重金属通过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环节进入土壤,其复合污染现象已被陆续报道,成为环境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外聚焦于对微塑料污染开展现况调查,或探究不同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及健康风险,而对微塑料和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研究较少。然而,基于微塑料疏水性强...
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的污染效应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NPs会引起包括物理损伤、氧化应激、细胞信号传导受损、发育缺陷和遗传损伤等在内的多种不良影响。然而,受NPs本身性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中NPs的准确跟踪监测和可靠定量分析问题亟待解决。尽管如此,实验室中纳米塑料毒理及环境行为研究,可为其污染防治、毒理效应研究提供参考。为此,纳米塑料的可控合成及定量化颇为重要。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发布了“关于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从能检索到的项目立项信息中查询到,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有9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面上项目6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资助总金额为380余万元。
用于环境污染地面监测的便携式高光谱集成测量系统。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史吉平、刘莉团队,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餐厨垃圾多组分协同高温厌氧消化产甲烷强化策略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eta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multicomponent synergistic thermophilic anaerobic co-digestion ...
生物质燃烧是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碳气溶胶的重要贡献源,通过改变辐射平衡和云特性等条件而影响区域环境变化。作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域,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生物质燃烧排放颗粒物沉降于冰雪表面会加速其融化,并影响到区域水资源安全。因此,探究该区域生物质燃烧排放气溶胶的时空变化、传输等因素,对评估其区域气候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8月19日至20日,我会联合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2023年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大会在重庆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主题为:绿色赋能环保 创新引领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应用反应吸附技术处理油田作业废水研究与中试,油田污水中的污水,油田在压裂、酸化、调剖、堵水及日常井的维护等油水井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含重质原油,难降解高分子聚合物,多种油田化学助剂,重金属等。 2006年底,受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委托,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牵头,组织中科院相关研究所,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准东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作业废水蒸发池为研究对象,对污水和及其处理的污泥进行处理技术和中试研...
如何设计、开发高效环保,适用于不同类型固定源烟气氮氧化物(NOx)排放控制技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银/氧化铝-乙醇组合体系的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Ox(HC-SCR)技术,以无毒害的乙醇代替传统的还原剂氨,在银/氧化铝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NOx选择性还原为氮气。整个后处理系统由催化转化塔、气气换热器、还原剂存储与添加装置以及匹配控制系统构成。 技术特点: 与目前大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