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工程学 >>> 固体污染防治工程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固体污染防治工程相关记录940条 . 查询时间(5.583 秒)
《废铅蓄电池资源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厌氧发酵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实现餐厨垃圾减容减量与能源化利用,已经成为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的主流工艺之一,但目前针对厌氧发酵后残余物沼渣的资源化处置研究依然不足。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矿产绿色开发研究团队(余广炜研究团队)积极聚焦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境问题,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支持下,持续开展沼渣热解炭化资源化技术研究,解析热解特性及产物形成机制,阐明生物炭特征及其重金属生态...
耿健,男,工学博士,教授,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学院党委委员、分工会主席、智能建造与智慧管理研究所所长。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访问学者,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2017-)、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青年三江学者”。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建筑固废专委会委员,亚洲混凝土联合会(ACF)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专家。20...
李建新,女,1967年生,河北武邑人,博士、教授,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宁波市节能协会常务副理事长。1989年重庆大学动力系获电厂热能动力学士学位,1997年获东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获浙江大学热能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能源高效利用及节能、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质及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及教学工作,主持和参加包括国...
沈祥智,男,1965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副教授。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曾在东北电力大学能源工程设计研究院和动力工程系工作,2007年1月起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固体废物热解、气化及焚烧技术,锅炉、热电联产及工业能量系统优化等。长期从事热能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及工程设计工作,参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连续式生物炭生产设备的裂解箱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连续式生物炭生产设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连续式生物炭生产设备的控制装置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生物质碳化设备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生物质碳化工艺和设备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赵纯揭示了降水对青藏高原污染物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成果以Southern Himalayas rainfall as a key driver of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re-monsoon aerosol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为题发表在《npj气候与大气科学》(npj Climate and Atmosp...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专利:一种固体废物连续湿解处理装置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陈庆华-钱庆荣团队介绍。
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陈庆华教授领衔申报的“生活垃圾源废塑料精细化分选与高质利用产业化”喜获2021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由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陆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
过程工程所朱廷钰团队联合首钢集团、河钢集团、中冶京诚、北京科技大学、唐钢国际等单位历经10余年攻关,基于污染总量减排-末端治理前移-高炉能效提升的全局优化理念,开发了覆盖烧结、球团、焦炉、高炉等污-碳重点排放工序的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技术路线,研发了烟气高比例循环减量、污染控制耦合节能、低污低碳高炉冶炼等多项关键技术,并建立一系列示范工程,为钢铁行业减污降碳的推进工作提供了借鉴,为钢铁企业高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