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工程学 >>> 固体污染防治工程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固体污染防治工程相关记录939条 . 查询时间(0.588 秒)
2021年6月8日,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公布了《2021年度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生态环境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名单》,南科大环境学院副教授陈洪获金奖,副教授唐圆圆获优秀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广东省生态环境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洪课题组围绕“资源循环与转化利用”这一主题,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Nano letter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环境化学领域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系列论文,内容涉及CO2资源化转化、海水除盐与综合利用、废旧锂电池资源循环与转化、大宗硅铝酸盐(工程弃土、赤泥...
资环学院张增强教授在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上发表题为 “Impact of the addition of 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on humification and speciation of trace elements during manure composting” 的研究论文,博士生刘涛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张增强教授为该...
2021年4月18日,由内蒙古科技大学首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白云鄂博稀土矿产资源基地固废循环利用集成示范”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包头市青山宾馆召开,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攻关实施阶段。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唐圆圆课题组围绕塑料环境污染主题,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及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等环境领域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内容涉及新冠疫情导致的医疗废物...
2019年年5月9日-10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同济大学联合主办,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分会、国家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单位联办的“2019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会议主题是:聚焦国家生态环境需求、面向国际先进和未来的资源化技术、落实无废城市发...
资源大省山西立法推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3月31日晚,记者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七章三十四条,包括总则、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其他固体废物、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
微塑料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且日益严重的问题。微塑料(小于5 mm的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因其可能对生物群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陆地作为塑料生产的源头,同时也是重要的汇集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然而,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生环境中,而关于陆生生态系统中塑料的来源,迁移和生态风险知之甚少。针对土壤微塑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存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康世昌研...
2021年3月16日,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于江苏省苏州市,组织召开了《污泥深度脱水带式机》团体标准审查会。该标准参编单位有北京首创污泥处置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苏州高新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首钢机电有限公司、广州大学。会议邀请北京工业大学李军教授、合肥市排水管理中心钱静教授、湖北省城镇供排水协会熊红松教授、南京市水务集团周克梅教授、青岛顺清环境有限公司熊飞教授...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有机固废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协同发展,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会联合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2021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拟定于5月15日-16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日前,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布,校出版社申报的《量子科学出版工程(第三辑)》《中国印刷技术史》《污染控制理论与应用前沿丛书》3个图书项目全部入选。全国580多家出版社申报的项目中共有八大类405个项目获批,其中自然科学和医药卫生类仅55项,安徽省获批10项。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于2007年,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之后国家设立的第三大基金,旨在资助原创性、思想性、学术...
多环芳烃(PAHs)是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环境污染物,由于其具有致癌遗传毒性、突变型和致癌性,对人类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生态安全构成威胁。长期以往,PAHs在环境中不断积累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国内外尝试开发生物修复方法来降解工业和农业土壤中的PAHs,但生物修复技术对高浓度PAHs的工业污染土壤修复效果不佳。近几年来,微乳液(MEs)由于具有低界面张力和良好的增溶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纳米颗粒合成,液-液萃...
2021年2月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0年度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卢嘉锡国际团队”项目入选名单,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依托单位、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廖春阳研究员为负责人的新型有机污染物转化机制群体入选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卢嘉锡国际团队”。
市政污泥厌氧消化预处理药剂。技术原理:利用过氧化钙与过硫酸盐改性复合药剂实现碱性-微氧-富钙-氧化环境,可有效促进污泥增溶减量、促进污泥脱水、促进后期厌氧发酵产酸产甲烷,并同时实现污泥中难降解有机物及重金属的去除和钝化。产品形态:粉末。应用场景:剩余污泥厌氧发酵预处理。成本:7500元/吨。技术先进性:填补市场空白。技术成熟度:完成小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