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 农业数学 农业气象学与农业气候学 农业生物物理学 农业生物化学 农业生态学 农业植物学 农业微生物学 植物营养学 农业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农业基础学科相关记录380条 . 查询时间(2.855 秒)
周平,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高原气候生态与植物生理。
为推进构建巴南区乡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格局,着力提高当地森林生态服务和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7月9日-10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孟婷副教授率队前往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自力村,对当地乡村碳排放及碳汇情况进行调研。此次调研所依托的课题为重庆市巴南区乡村碳汇指标测算设计项目,调研得到了当地林业局的支持和协助,调研成员包括硕博研究生张家玮、杨皓越、崔昊洋和毛戈平...
《西藏农业科技》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简体汉字版季刊,拥有国际(ISSN1005-2925)和国内(CN54-1024/S)刊号,创刊于1977年,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本综合性农业科学省级学术刊物,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主办。
全国生态日的设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指引,要做好生态富民,生态农业建设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关系到乡村振兴,更关乎农业农村的未来发展。2023年7月31日—8月2日,为庆祝全国生态日设立,来自省市生态学会和高校的生态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广东广州开展种养结合型生态循环农业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活动。广东省生态学会秘书长、广州市生态学学会...
刘华林:男,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为孝感市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正高级农艺师、农业推广研究员(三级岗)。历任孝感市植物保护站站长、孝感市农技推广总站站长、农业局总农艺师。湖北工程学院教授,湖北大学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农技110省级"十佳"省级专家,孝感市科普讲师团专家。共获得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省政府科技进步奖5项,农业部丰收计划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2...
2023年7月20日,由微生物所崔卫东研究员主持的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复合微生态制剂创制及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期工作进展汇报在新疆农科院微生物所召开,项目主持单位微生物所饲用微生态与生物发酵饲料创新团队、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饲料所及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共11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近日,西藏自治区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会年会暨土壤三普外业调查及采样技术培训会在拉萨召开。本次培训充分利用西藏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会的专业特长,结合土壤三普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区县(市)级三普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满足全国土壤三普工作全面铺开外业调查采样技术需求。
为推动“学会+高校”生态科技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地方生态科技需求,对标开展公益性生态科技服务,广东省生态学会/广州市生态学学会秘书长、《生态科学》常务副主编蔡卓平博士,广州市生态学学会会长、华南农业大学生资源环境学院副研究员冯远娇博士,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郭和蓉博士等来自省市级学会、高校的科技特派员一行近期持续到广东广州市、惠州市、阳江市等多地开展农技服务、驻镇帮扶、指导培训等...
近期,为进一步发挥生态科技工作者的专业优势,提升学会科普工作能力,助推乡村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广州市生态学学会会长、华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冯远娇博士,广东省生态学会/广州市生态学学会秘书长、《生态科学》常务副主编蔡卓平博士,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主任张白鸽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陈勇教授、张荣京副教授、徐春玲副教授、郭和蓉副教授、苗建银副教授、董朝霞助理研究员、苏钻贤助理研究员、周运华实验师等科技工...
继四月份在杭州市5个街道社区实施生态文明科学知识宣讲后,在刚刚过去的五月份,第六届中国生态文明大讲坛杭州分会场又在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杭州市科协社区科普讲师团及长兴县科协、桐乡市农科所等单位的共同策划布局下,再次走进杭州滨江、钱塘、上城等区县以及嘉兴桐乡、湖州长兴等地,先后完成了十四场公益性科普宣传,内容涉及非粮化整治背景下的粮食安全、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稻渔生态种养、农产品安全以及生态...
核糖体对植物发育调控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热点,而人们对于其认知十分有限。5月30日,山东省葡萄研究院种质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的科研人员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IJMS)杂志(中科院Top期刊,SCI影响因子6.208)发表了标题为“Overexpressing Ribosomal Protein L16D Affects Leaf...
为推进草业特色学科发展,受自治区林草局委托,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特邀西澳大利亚大学庞佳音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高英志教授,围绕“植物磷的吸收与利用”为主题,分别作了“提高鹰嘴豆磷肥利用效率”、“植物磷素吸收利用机理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报告。报告采用线下结合线上方式进行,全院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共200余人聆听了报告。
王晓娟,女,汉族,34岁,中共党员,博士学位,研究员,现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作物化控研究室副主任,兼任有机旱作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作物抗旱生理学术带头人、山西省青年科技人才协会理事、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黄学芳,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土壤与农化分析专业。现从事旱作节水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生物节水、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研究。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加和承担国家及省级课题10余项。先后获奖9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农村技术承包奖4项;发表文章4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2部;国家授权专利26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
形态特征:一年生缠绕草本,长达数米,无毛或稍被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卵形,先端渐尖或具急尖的尖头,基部宽楔形,侧生小叶偏斜。总状花序具长总花梗,有花数朵生于总轴中部以上,梗极短,生于花序轴隆起的节上,小苞片卵形;花冠白色或粉红,旗瓣宽椭圆形翼瓣和龙骨瓣均弯曲,具向下的耳;子房线形,被毛。荚果带状,种子椭圆形,红色或褐色。花期7-9月,果期10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