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园艺学 >>> 观赏园艺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观赏园艺学相关记录285条 . 查询时间(2.496 秒)
孙苗,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观赏)植物系统演化与多样性保护。200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2009至2014年之间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硕、博士学位从事植物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博士期间(2012.10-2013.01)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Florid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Florida)S...
梁跃,中国农业大学青年研究员,研究方向:从事观赏植物品质性状形成及调控研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盆栽阶梯式控制水量的滴灌装置,涉及盆栽自动灌溉技术领域,包括:花盆;滴灌网,滴灌网设有多个,多个滴灌网沿花盆的深度方向间隔布设于花盆内,每个滴灌网均具有出水孔,每个滴灌网通过滴灌支路与水源连通,每个滴灌支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设有多个,多个湿度传感器沿花盆的深度方向间隔布设在花盆内;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湿度传感器和电磁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花盆不...
苏秀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0年3月出生。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植物遗传育种系主任/薰衣草研究所所长。入选新疆青年拔尖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新疆遗传学会植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万名农业科技人才首席专家,美国田纳西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新疆伊宁薰衣草科技小院”首席专家,中国作物学会特用作物产业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
热带花卉研究中心本着“紧贴产业、创新发展”的理念,主要从事红掌等热带花卉资源收集与利用、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发等相关研究,建有“花卉新品种开发与生产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双版纳分中心”、“云南省花卉苗木产业技术体系西双版纳实验站”、“热带花卉专家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陶正平,教授、研究领域为园艺栽培,广东省教学名师。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吉林省农业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主编专著7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教材2部。先后主持国家教职委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微课大赛二等奖1项。作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带头人,先后主持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国家骨干专业、广东省示范性院...
孙文海,男,高级农技师,产业研究员。从事牡丹育种工作30余年,培育新品种100余个,2017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为了表彰本人为中国牡丹产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以“文海”命名了他培育的一个牡丹新品种。2019年“文海”以花大色艳优势获得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大赛银奖。2021年作品“大展宏图”获得“花开盛世”牡丹之都(菏泽)牡丹赛花会“金牡丹奖”,“文海”获得新品种繁育类二等奖。
2023年7月7日,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岳俊阳副教授做客我院“青年学术沙龙”,作了题为“藏红花基因组及其重要代谢通路的进化历程”的学术报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党总支副书记贾春林及相关科研人员参会。报告会由贾春林主持。
李成忠,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观赏及药用植物栽培、生理生化分析、种质资源挖掘与高效应用、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特色田园乡村产业规划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湖南省园艺研究所花卉与休闲农业科研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花卉、休闲农业科研工作,拥有专业从事研究与应用的科研人员12人,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3人,博士5人、硕士4人。在花卉育种与栽培、花卉商品化生产技术研发、花卉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园林花卉综合利用及产业融合、绿色宜居村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授权专利19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7项,编写出版专著15部,公开发...
沈植国,男,1977年生,博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特色花木遗传育种与高效培育技术研究。获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青年科技奖)、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南省林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任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花卉中心主任,兼任国家花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蜡梅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优质花木国家长期科研基地负责人。
张淑梅,女,中共党员,教授、高级农艺师,农学博士研究生。具有高级农艺师职称、插花员(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和国家高级考评员(花卉园艺师、绿化工)资格。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110厘米,根状茎延长,圆柱形;叶片条形,顶端尾尖,背面被绒毛,叶舌薄膜质,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直立,花序轴被绒毛,花冠裂片长圆形,唇瓣卵形,白色而有红条纹,成对着生于花轴。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被短柔毛,熟时红色。花期4-9月,果期5-11月。
形态特征: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根粗硬,有香气,茎单生有分枝。叶卵形,二回羽状分裂,小叶狭披针形至卵形,顶端渐尖,边缘有整齐缺刻或分裂。复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伞辐2-4,长1-5厘米,粗壮,有纵棱及向上紧贴的粗毛,小伞形花序有花4-12,花白色,倒卵形,先端内折。果实长圆形,长4-7毫米,宽2-3毫米。花果期4-11月。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四棱形,高达5米。树灰褐色,密生灰白色绒毛。叶对生,通常掌状五出复叶,小叶片披针形,顶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聚伞花序排成圆锥花序式,顶生,花序梗密生灰白色绒毛;花萼钟状,顶端有5裂齿,花冠淡紫色,5裂,二唇形。核果近球形,黑褐色,径约2毫米,宿萼接近果实的长度。花期4-6月,果期7-10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