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有害生物生物防治相关记录938条 . 查询时间(0.716 秒)
2021年8月31日,由全国农技中心和中国农药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绿色园艺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简称“三新”)短视频学习交流活动圆满结束。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等权威专家围绕园艺绿色发展作主题报告,发布了“三新”短视频学习交流活动优秀成果,播放了部分最具推广价值短视频。
2021年8月18日,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植保所郭庆港博士申请的面上项目“PhoP调控枯草芽胞杆菌NCD-2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对镰刀菌酸敏感性的分子机制”,董丽红博士申请的青年基金项目“ComA调控枯草芽胞杆菌NCD-2挥发性抑菌物异戊酸合成的机制研究”获得资助。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病虫害防控创新团队和滩涂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团队联合开展研究,通过生物防治芽孢杆菌和EM发酵菌混合堆肥发酵,制备获得对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均有较好防控效果的花椒籽基功能性微生物菌肥,并从物质转化、微生物群落与功能、抗生素抗性基因层面系统解析了发酵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 )》上。
张帆,女,籍贯辽宁省沈阳市,汉族,1961年出生。自2002年至今,历任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与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常务理事与生物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昆虫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等职。一直从事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包括 “973”计划、支撑计划、北京市重大项目等各类研究项目20多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百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
当归(Angelica sinensis),伞形科药用植物,以根入药,具补血活血功能。其营养成分丰富,主要药用成分为挥发油、多糖、氨基酸、挥发性物质。我国当归种植面积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占总种植面积的65%左右,总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因此,当归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县域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日,植保所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期刊《Crop Protection(作物保护)》上在线发表题为“No influence o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spider mites in cotton fields of intercropping with walnut, a poor-quality host ”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不同果树与棉花间作对叶螨种...
2021年7月10日,我院邀请专家组对植保所承担的“农业部济南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和“山东省农作物病虫生物防治天敌繁育基地”两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初步验收。院科技管理处副处长韩宗福主持会议,植保所所长翟一凡、副书记郜玉环、副所长路兴波及项目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邢梦玉,海南省乐东县人,博士,副教授。2003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自硕士毕业以来先后在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海南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科技基金、海南大学青年基金、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科研基金等项目;参编出版编著(含教...
史凤玉,女,1973年11月出生,黑龙江省桦南县人,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副教授职称。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工作,承担的主要课程有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病研究方法和设施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课程,一直致力于微生物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方面研究。主持(或主研)河北省教育厅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SCI论文3篇。研究方向:资源微生物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朱英波,男,博士后,副教授, 1974年2月出生,黑龙江省拜泉县人。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河北省教育厅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SCI论文6篇。研究方向:资源微生物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从事植物保护与微生物教学工作,承担的主要课程有植物保护技术、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和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课程,一直致力于微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方面研究。
贺字典,女,1972年生,植物病理学博士,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术带头人。已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支撑等省级科研课题2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等省级奖励7项。正在主持或主研国家露地蔬菜减肥减药增效“双减”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产业创新团队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专项等项目。在《植物保护学报》、《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等期...
袁曦,湖北宜昌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有害生物生物防治。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成员,主持省级等科研项目6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8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获广东省地方标准4项。
宋子伟,山西孝义人,博士,副研究员,生物防治研究室副主任。 工作以来,主持承担完成国家公益性行业项目子课题1项,广东省基金博士启动项目1项,广东省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3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东省农科院院长基金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完成国家公益性行业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项。主持科研成果转化项目1项,以技术入股成立惠州市益螨科技有...
国内部分省市冬小麦即将进入播种期,做好小麦播期药剂拌种可有效减轻小麦苗期病虫发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