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杂草防治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杂草防治相关记录803条 . 查询时间(3.541 秒)
2020年11月17日,中国水稻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对在浙江省海盐县华星农场实施的水稻机插田“插喷同步”封闭除草技术进行了现场观摩。
杂草学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7人,其中博士6人,硕士1人;教授1人,副研究员3人。近五年来主要承担国家公益性行业计划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大专项、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8项,发布行业/地方标准5项,发表论文72篇,其中SCI 3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滩涂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创新团队发现了海洋天然产物除草剂和杀菌剂先导化合物,为绿色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物质基础。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在线发表在《农业与食品化学(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微生物学前沿(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海洋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M...
2020年9月9-11日,江苏省农学会杂草研究分会会员大会暨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在淮安召开。来自省内外杂草与除草剂领域相关的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经营等单位的180多位代表参加了此次年会。植保所农田草害防控创新团队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大会。
2020年9月1日,麦田杂草抗药性监测与科学防控技术项目总结会(2019-2020年度)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顺利召开。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以及河北、江苏、安徽等8个小麦主产省植保站和8个农化企业的近50位代表参加了总结会。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张杰、全国农技中心药械处副处长张帅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科研处处长张礼生主持会议。会议邀请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张宏军...
董淑琦,男,中共党员,1980年生,农学博士,山西省应县人。现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谷子产业岗位专家,山西省杂粮学会副秘书长、藜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在教学上,先后为本科生承担《作物化学调控》和《生物统计学》等课程,其中《生物统计学》和《作物化学调控》课程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和生产实习,年均指导本科毕业...
2020年8月19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在浙江省海盐县召开机械穴直播稻田“播喷同步”封闭控草技术体系观摩会。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每亩可节省直接生产成本30元以上,除草效果提高20%,除草剂使用量减少15%以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具有广阔推广前景。
杂草是持续制约稻麦高产稳产优质的关键生物因子。目前,江苏省稻麦田杂草化学防控存在化除适期短、次数多、用量高、利用率低、防效差、药害风险高、抗性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水稻和小麦产量安全,研发稻麦田杂草化学防除协同增效新产品和技术已成为农民高度关注的问题。近日,《农民日报》科技创新专栏重点选取我院植保所农田草害防控创新团队研发的“稻麦田杂草防除化学农药协同增效关键技术及产品”成果进行了报道推介。
2020年8月3日,“节水抗旱稻生物降解地膜旱播旱管应用研究示范现场会”在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召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科教处副处长田吉林,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严昌荣研究员,上海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项目主任钱名宇,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郭德凡,上海弘睿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友利,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主任卢艳等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3日上午,与会代表前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和基因中心金...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主要杂草的取食适应性,以牛筋草Eleusin indica、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及饭包草Commelina benghalensis为寄主,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草地贪夜蛾取食这5种杂草寄主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消化酶的活性。结...
周立业,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教授;出生年月:1969年4月;第一参加人身份参加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科尔沁沙地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的氮素施用水平及土壤特性研究。2014年1月-2016年12月,项目编号:2014MS0315。
张淑艳,女,1964年生,汉族,教授。主要从事草地生态与环境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草地氮的利用、环境效应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现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市校合作项目1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参编教材2部。
2020年6月11日上午,“黄三角”地区益母草高效种植模式测产验收会在东营举行,会议邀请了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刘喜民研究员及东营市相关专家对益母草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守宝,东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孙波到验收现场指导工作。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退化及污染农田修复团队在外来入侵毒害草精准监测与变量施药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提升了有毒有害入侵杂草防治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刘红云,女,汉族,陕西蒲城人,1980年3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