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寄生虫学 >>> 医学昆虫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医学昆虫学相关记录482条 . 查询时间(0.831 秒)
目的 筛选噬菌体十二肽库中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童虫表膜特异性结合的多肽并鉴定。 方法 利用噬菌体十二肽库与日本血吸虫活童虫靶分子之间的亲和力结合,经3轮吸附-洗脱-扩增,从末次回收的结合噬菌体中随机挑取20个克隆进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选取出现次数最多的噬菌体克隆作为目标噬菌体,免疫组化检测目的噬菌体,并回输到已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体内,2.5 h后处死小鼠,...
A series of DDT irritability tests with adult A. maculipennis typicus and A. superpictu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Isfahan area in August-September, 1970. The observations on irritability were measured ...
第七届国际甲壳动物学大会第二轮通知。
以asp编程及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技术支持,采用ADO(ActiveX data objects,ActiveX数据对象)数据访问技术,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QL)查询技术,以我国卫生、检疫部门多年收集的标本为数据源,建立中国媒介生物标本信息系统。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包括标本基本信息库、标本图片信息库、用户信息库。该信息管理系...
目的 对弓形虫表面抗原SAG4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免疫反应性分析。 方法 根据弓形虫RH株SAG4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F340224.1)设计引物,体外扩增目的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MD19-T载体,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并测序,亚克隆至pET28a(+)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
弓形虫为顶复动物门寄生原虫,呈世界性广泛分布,可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并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时导致严重的疾患,其极高的流行性和致病的机会性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回顾了弓形虫研究的历史,综述了目前弓形虫研究的热点并提出了在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敌敌畏和氯氰菊酯对淡色库蚊敏感品系进行选育,至第42代,抗敌敌畏和抗氯氰菊酯品系的抗性指数分别为亲代的12.2倍和534.3倍。选育停止后经20代常规饲养,抗敌敌畏和抗氯氰菊酯品系的抗性指数分别降至6.1倍和83.3倍。表明淡色库蚊对敌敌畏和氯氰菊酯抗性形成和下降速度均不相同。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畜牧地区的地方性流行性寄生虫病.肝包虫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细粒棘球蚴引起的细粒棘球蚴病,亦称肝囊性包虫病;另一种是泡状棘球蚴感染所致的泡状棘球蚴病,前者多见.目前药物治疗肝囊性包虫病尚不确切,确诊后需手术治疗.在外科实践中发现,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性囊壁中,肝包虫外囊与肝实质间还存在着一层新的膜样纤维结构,外囊与此膜之间有一新的潜在可分离间隙,沿此间隙可完整摘除包虫囊肿及外...
国外的研究表明,贾第虫虽然是一种较低级的真核生物,但确有与其他生物相似的高度发达的、复杂的细胞骨架系统.贾第虫的细胞骨架与虫体的运动、增殖及致病密切相关.因此,将贾第虫的骨架成分作为新药物开发的靶点,筛选对细胞骨架有损伤作用的药物,破坏贾第虫的细胞骨架使其丧失吸附功能,失去致病能力是值得探寻的新途径.
目的  探讨近几年来脑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6月~2008年6月收治的脑寄生虫病78例。 结果  脑寄生虫病78例中, 男性52例, 女性26例, 平均年龄为(34.5±11.4)岁, 有食生肉史者占32.1%(25/78);脑囊尾蚴病占78.2%(61/78), 脑裂头蚴病占15.4%(12/78), 脑并殖吸虫病占3.8%(3/78...
目的 构建东方巴贝虫(Babesia orientalis)cDNA文库, 从中筛选免疫学阳性的克隆。 方法 用东方巴贝虫感染牛, 提纯红细胞内虫体的总RNA, 反转录合成cDNA, PCR扩增后将其连接于噬菌体载体(λTriplEx2), 通过体外包装, 建成东方巴贝虫cDNA文库, 并进行扩增。用兔抗东方巴贝虫的血清筛选cDNA文库, 阳性克隆经大肠埃希菌BM25.8自身环化酶将噬菌体重组子λ...
目的 调查云南省洱海周边地带社鼠体表寄生虫的多样性。 方法 2003年8月~2004年8月, 选取洱海周边的不同地理方位的12个野外调查点, 用鼠笼加食饵诱捕小兽, 每天晨检捕获情况并更换诱饵。根据体型、大小、颜色, 以及体长、耳长和后足长等测量指标鉴定小兽。收集小兽体表寄生虫, 进行分类和鉴定。用染虫率和虫指数反映体表寄生虫的流行和密度状况, 用统计分析中的非参数检验中的U检验分析雌雄小...
寄生虫在生物学上有差异的亚种和株具有不同的致病性, 其分类学对于寄生虫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防治等方面具有实际意义。DNA分子标记是以生物大分子的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 具备多态性高、无基因多效性、能够明确辨别等位基因等优点。本文综述第1代(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等)、第2代(微卫星锚定PCR、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等)和第3代(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在寄生虫分类鉴定中的应...
目的 分别用单频和多频聚焦超声体外照射细粒棘球蚴包囊, 观察对其囊壁的损伤情况。 方法 用羊肝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接种小鼠, 1年后处死, 自腹腔取出包囊, 选择直径约2 cm的包囊40只随机均分4组。对照组剪破包囊壁, 用3%戊二醛固定并立即冷藏。实验A组包囊用2号单频换能器(4 W)照射, 实验B组用2及3号双频换能器(功率分别为4和5 W)同时照射, 实验C组用1、2及3号3频换能器(功率分别为...
目的 克隆和表达肝片吸虫组织蛋白酶 L 基因(FhCL),分析其免疫原性。 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FhC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肝片吸虫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FhCL基因编码序列,PCR产物经TA克隆,通过EcoRⅠ、HindⅢ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获得重组质粒pMD18-T/FhCL,并将其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经PCR,以及BamHⅠ、HindⅢ双酶切和测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