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药理学 >>> 分子药理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分子药理学相关记录163条 . 查询时间(3.257 秒)
通过2年多酝酿,2016年8月19日,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国药理学会杜冠华理事长、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李学军主任委员和汪晖秘书长,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8名青年委员出席了青年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由48名青年委员组成,平均年龄34岁,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铁璐担任主任委员,来自苏州大学的金新春、南京中医药大...
靳英丽,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她的研究方向:分子药理学。科研成果:(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81302818,黄癸固体分散体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研究,2014.1-2016.12;(2)吉林省卫生厅,20112075,神经生长因子在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中的作用研究,2012.1-2014.12;(3)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2-...
李慧丽,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她的研究方向:分子药理。发表文章:1) Tan L, Wan A, Zhu X, Li H*. Nitric oxide release triggered by two-photon excited photoluminescence of engineered nanomaterials. Chem. Commun.2014, 50(43):5725-572...
钱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他的研究领域:分子药理学、免疫药理学、肿瘤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力求阐明复杂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与分子机制。主要从事神经药理和免疫药理方向的研究,共发表相关论文10篇,SCI收录7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
王永祥,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他的研究领域:疼痛药理学及新型镇痛药物研发;转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
叶德全,1988年获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和伊利诺伊大学医学院任助理教授、副教授、药理学教授。2010年回国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讲席教授。代表性论著:1. Lobel, P., Fujimoto, K., Ye, R.D., Griffiths, G., and Kornfeld, S. (1989). Mutatio...
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6年8月19—22日在四川省西昌市召开以“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精准医学作为一种新兴领域和治疗策略,近两年从专业和社会两方面得到了高度重视,其本质上是基于基因差异而进行的个体化治疗,依靠准确和可重复的方法识别和验证致病基因,并结合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相关信息,为患者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患者治疗效...
郑建全,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他主要从事分子药理学研究。以细胞电生理、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技术为主要手段,从事分子和细胞水平的药物筛选、评价工作;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药物靶标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潜在药物靶标的探索性研究。已建立靶向离子通道新药研发的技术平台,能提供药物分子靶标的构建、药物筛选、药效学研究和化合物潜在心脏毒性评价等项技术服务。近年来,课题组承担了国家、军队多...
王莉莉,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她主要从事基于细胞表型分析的新药筛选、技术及分子药理学基础研究;胰岛素增敏剂调控机制及代谢性疾病治疗药物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肿瘤联合用药策略筛选及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细胞信号通路表型的新药毒性预测及毒理学机制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SCI收录 3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5以上的有6篇。申请各类专利4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15项。...
2015年11月2-5日,“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三次暨成立三十周年全国学术大会” 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2015年11月4日上午,作为本次大会的专题论坛之一,中国药理学会生化与分子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分子药理”专题学术报告会。专题报告会紧密结合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如表观遗传学、自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等,邀请了6位专家做了学术报告,给与会的各级研究人员带来了新的研究理念和科研思路。特...
最近,一个由超过18个研究小组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他们开发的新型化合物(“分子镊”),经在动物身上的初期测试显示,能安全地预防有害的蛋白质聚集。人们已知与蛋白质聚集有关的病症至少有30多种,包括糖尿病、癌症、脊髓损伤、老年痴呆、帕金森症(振颤性麻痹)和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这一发现为开发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药带来了希望。
最近,Wiley旗下期刊Advanced Material(影响因子为15.41)上发表了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师撰写的一篇题为“Building Biomedical Materials using Photochemical Bonds Cleavage”的综述文章(Adv. Mater., 2015, 27, 1647-1662.)。该综述是在田禾院士与朱麟勇教授的指导下,由包春燕...
何红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肿瘤研究室。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2006年赴新泽西公共健康研究所(PHRI)访问,2008年赴耶鲁大学进修博士后。研究方向主要关注肿瘤分子药理和肝脏的分子药理,包括肝炎、肝纤维化与肝硬化、肝癌及三者之间的演化过程,注重动物模型和分子机理的结合,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新机制,寻找新...
邵荣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大学)获学士学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留学于美国NIH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北京协和医学院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兼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抗生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医药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单克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