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相关记录553条 . 查询时间(0.478 秒)
抗磷脂综合征是获得性易栓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确诊需要与其他易栓性疾病特别是遗传性易栓症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疑似抗磷脂综合征,但最终通过患者及其家系的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为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
肢体麻木—头痛—发热     硬脑膜病变  结节病  风湿       2021/1/15
报道1例49岁女性患者,病程20年,以中枢神经系统硬脑膜病变起病,逐渐出现发热、皮下结节,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及脑脊液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正常。皮下结节及硬脑膜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支持结节病。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好转。
白塞病(Behçet's disease,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系统性血管炎,流行于丝绸之路沿线,又称"丝绸之路病"。其确切发病机制仍未阐明,目前研究多支持其发生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地理环境、微生物、吸烟和心理精神因素等对BD发病也有一定影响。本文主要对可能导致BD发病的上述因素作一综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全身多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患病率为0.5%~1.0%。RA常累及手足等外周关节,其次是颈椎,寰枢及寰枕关节、齿状突及维持上颈椎稳定性的重要韧带受侵蚀破坏后,可致寰枢椎脱位、颅底凹陷,脊髓神经受压时可表现为相应的神经损害症状。若不积极治疗,神经功能进一步损害,将影响生活质量甚至死亡。因此,充分认知、尽早...
了解合并三叉神经病变(TN)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临床特征、免疫学改变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MCTD并发TN的认识。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MCTD合并TN的12例患者临床资料。
探讨皮肌炎(DM)患者心脏受累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回顾性分析2003至2018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271例成人皮肌炎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皮肤、肌肉损害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包括炎性标志物、自身抗体等),并将心脏有无受累进行分组比较。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病人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阳性的比例及类型,进一步探讨ANA阳性对应的相应抗体以及RA患者ANA与血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CPA)水平的关系,从而对RA患...
全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呈逐年上升状态,自身抗体的检测对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人体的生长、发育受完整的自身免疫耐受机制的影响,正常的免疫反应起着保护及防御的作用,一旦自身耐受机制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就会促使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从而产生自身抗体。
本文报告1例喹诺酮相关跟腱炎患者,该患者双足跟肿痛,核磁示跟腱炎性水肿,停服喹诺酮药后进行理疗后病情好转。此病易发于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运动员、长期应用激素患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病机制与喹诺酮组织浓度高、跟腱氧化应激及肌腱细胞基质降解相关。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炎症性疾病,而RA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CVD)的风险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且主要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RA与CVD具有明显相关性,本文综述RA与CVD之间流行病学及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并对RA患者发生CVD风险的评估和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探讨补肾健脾汤联合钙尔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 12月期间西安市第五医院就诊的 12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钙尔奇D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补肾健脾汤治疗,疗程均为 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及非优势侧股骨近端(NDPF) 骨密度(BMD)的变化,以及治疗总有效...
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鸡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类药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 在各大传统中药数据库以及化合物信息数据库检索挖掘鸡屎藤活性成分,基于ADME原理筛选类药成分,利用虚拟对接平台预测筛选各类药成分靶蛋白,分析化合物-蛋白-疾病互作网络,确定鸡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靶点,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鸡屎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类药活性成分和具体机制。
林进,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杭州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侯任会长,浙江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委兼秘书。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常委。曾赴德国吕贝克大学风湿免疫研究所作博士后研究。
曾庆馀,男,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风湿病研究室主任。在高校从事医、教、研工作近30年,主编专著4部,译著1部,教学VCD 2部,参著8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统编教材《内科学》第五、六、七版编委,并
2019年12月7日,第七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风湿病分会在山东大厦召开。我校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朱琛、副院长兼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李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范永升致开幕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