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内科学 >>>
搜索结果: 271-285 共查到口腔内科学相关记录2464条 . 查询时间(3.97 秒)
探讨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表达对上唇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在H-H22阶段的鸡胚上颌突植入浸有XAV939、DMSO的微珠以及只作切口不植入微珠,构建实验组、对照组和假实验组,并继续孵育至H-H38阶段,体视显微镜以及mirco-CT观察并记录胚胎上唇的发育情况。
探讨局部应用降钙素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剩余牙槽骨吸收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明胶海绵组、降钙素+明胶海绵组。术后4周、8周和12周取材,应用CBCT、双能X线、组织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染色、免疫组化检测。
评价压膜导板与诊断饰面导板应用于冠延长术后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需行上前牙冠延长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压膜组采用压膜导板,15例患者、76颗患牙,诊断饰面组采用诊断饰面导板,15例患者、80颗患牙。评价冠延长术后半年、1年术区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修复体边缘至龈缘距离、修复体质量及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在上颌前牙区引导骨再生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颌单个前牙缺失伴唇侧牙槽骨缺损患者6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植入CGF+Bio-Oss骨粉,表面覆盖CGF膜,对照组植入Bio-Oss骨粉,表面覆盖海奥生物膜。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
探讨Smad2、3、4、7蛋白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hronic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cGVHD)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确诊为口腔cGVHD的患者18人纳入口腔cGVHD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没有出现口腔cGVHD的患者18人为无口腔cGVHD组,对照组纳入健康者18人。收集3组血液,通过酶联免疫...
探索二甲双胍(MET)对口腔黏膜溃疡(OMU)的疗效。方法:创伤法在SD大鼠(n=24)两侧颊黏膜建立OMU模型。24 h后(d1),左侧(MET侧)溃疡基底每天注射20 μmol/L MET溶液,右侧(对照侧)注射生理盐水,记录溃疡面积。d2、d4、d7分别处死8只,行溃疡组织切片染色,分析新生上皮厚度和比例、结缔组织炎细胞数和胶原纤维含量。
研究雌孕激素对牙周膜细胞hPDLCs的成骨化的影响,探讨雌孕激素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原代培养hPDLCs,取第4~6代细胞用于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孕酮组,雌二醇组,孕酮组和雌二醇共同处理组。用含有50 nmol/L孕酮、50 nmol/L雌二醇的培养液培养hPDLCs 24 h或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在孕激素、雌激素作用下hPDLCs的增殖情况。通过Real-time PCR方法检测雌孕...
探究烟草提取物对牙周炎小鼠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租、模型组、烟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Micro-CT扫描观察牙周骨骼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HE染色检测牙周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免疫印迹(WB)、免疫...
探讨Atsttrin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s)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及Atsttrin逆转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对PDLSCs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PDLSCs,实验组分别加入25 μg/L Atsttrin、10 μg/L TNF-α、10 μg/L TNF-...
探讨牙周炎及其干预措施对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大鼠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A(对照组,7只)、B(DM组,7只)和C(CP+DM组,21只)。根据不同干预措施将C组随机分为C1(自然进程组)、C2(机械治疗+抗生素组)、C3(拔牙+抗生素组),7只/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Periostin为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由成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分泌。在骨膜及纤维结缔组织中表达,参与骨修复过程,有促进成骨及胶原纤维形成作用。在牙齿发育的帽状期及钟状期和牙齿萌出过程中,Periostin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牙周膜的修复再生中。Periostin还是机械应力下骨和牙周膜改建过程中的重要局部促进因素。本文就Periostin在牙周膜作用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附着龈是与游离龈相连续的角化龈,是口腔临床红色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附着龈宽度是重要的临床参数,在正畸、修复、种植及牙周治疗中,附着龈宽度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影响附着龈宽度的因素较为复杂,涉及年龄、先天、后天及医源性因素等。长久以来,关于附着龈宽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多,涉及范围较广,但仍缺乏系统性综合描述附着龈宽度影响因素的文章。因此,本文对附着龈宽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牙髓干细胞是一种来源丰富的成体间充质干细胞,较其他间充质干细胞而言,牙髓干细胞具有其独特优势。近年来,牙髓干细胞不仅仅在硬组织再生与修复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软组织如神经、血管等的再生和修复领域也日益展现其潜在的作用。但在软组织修复再生方向的应用目前局限于基础研究阶段,本文总结了在软组织再生领域的最新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牙髓干细胞在软组织在再生与修复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赵煜,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会员。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教改课题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论著三部。
谷海晶,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3项,在国内外口腔医学期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