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正畸学 >>>
搜索结果: 31-37 共查到口腔正畸学相关记录37条 . 查询时间(1.679 秒)
封兴华,口腔颌面整形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唇腭裂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分会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美容整形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学美学美容分会常委,陕西省口腔医学会委员,西安医学会整形分会委员。从事口腔颌面部整形及肿瘤创伤后畸形修复与重建、先天性唇腭裂的序列治疗及颜面美容整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发表论文90余篇,参编专著13部,参编国家统编本科教材...
丁寅,口腔正畸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陕西省与西安市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特邀编委。临床擅长于矫治各种儿童与成人错牙合 畸形,包括牙列拥挤、牙齿前突、反咬合(“地包天”)、偏牙合 与开牙合 畸形、颌骨畸形、唇腭裂术后牙颌畸形、颞下颌关节病与牙周病正畸治疗等。
郭天文,修复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专家组成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委、陕西省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中国美容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美容杂志》等10本杂志的编委。从事口腔修复医教研工作44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全口义齿的印模、颌位关系、排牙、平衡咬合、咀嚼效率、受...
目的:建立大鼠孕周期不同阶段的正畸牙移动模型,为研究孕期正畸牙移动奠定基础。方法:给大鼠戴入牙移动装置,加力使其上颌第一磨牙朝近中移动;大鼠雌、雄合笼后,通过阴栓检查法确定大鼠的孕期;通过观察牙移动和牙周组织的改建情况,以确定模型是否成功。结果:成功建立了大鼠孕周期不同阶段正畸牙移动的动物模型。
孔繁芝,女,医学硕士,副教授。现任江苏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物力学;将矫形力与矫治力相结合矫治各类错牙合畸形,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地包天”)的矫治有独到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代表性成果“乳牙反牙合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变化-改良式导弓与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的疗效比较”,获镇江市科技进步奖,镇江市科协优秀论文奖等多项奖励。
陈扬熙,男,1944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口腔正畸科专家。历任助教/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1983-2004年间已发表论文89篇,获省市级重大科技成果奖6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厅级三等奖及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部1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罗颂椒教授,女,1936年1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现为华西医科大学口腔正畸教研室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正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丰硕,自1984年以来共获得省部级、市厅级重大科技成果奖13项,其中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市厅级二等奖3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