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营养学 毒理学 消毒学 流行病学 传染病学 媒介生物控制学 环境医学 职业病学 地方病学 社会医学 卫生检验学 食品卫生学 儿少卫生学 妇幼卫生学 环境卫生学 劳动卫生学 放射卫生学 卫生工程学 卫生经济学 优生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相关记录22573条 . 查询时间(2.884 秒)
吴少龙 副教授,卫生管理学系,主要从事卫生政策、医疗保障、绩效预算方面的研究,目前研究集中在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
王茂副教授,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2001-2005年分别在安徽省合肥市防疫站和合肥市卫生监督所工作,2010年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卫生毒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作分子生物学的师资博士后工作。从2007年开始,对粤北地区由于重金属开采所导致的铅镉等环境污染进行了深入的现场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发现环境铅镉污染导致胃癌、食道癌和肺癌发病率显著增加。
王皓翔副教授,卫生管理学系,研究领域:健康管理与全科医学;多重慢病;高血压与心血管病;初级卫生保健大数据流行病学。
刘汝青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和防控、公共卫生治理和规制研究。
李丹副教授。营养学系,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化学物的抗氧化及糖脂代谢调节功能。
何振健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检验检疫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感染与免疫分子机制、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陈丽萍 副教授,卫生毒理学,【研究方向及兴趣】蛋白磷酸酶 2A (PP2A)在环境污染物诱导机体损伤中的作用,化学致癌的表观遗传机制。
曹素梅,女,医学博士,临床副研究员,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预防和流行病学研究。
郭雅伟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和健康;童年期经历与健康;慢性病流行病学。
钟霞丽 副教授,卫生毒理学系,主要研究环境化合物的神经毒性及风险评估,聚焦环境污染物对神经系统损伤效应及分子机制及环境-基因交互作用,构建了可视化斑马鱼和3D类脑毒性测试模型,结合高通量成像及人工智能分析,实现神经血管组织的自动化精准定量;并利用代谢组学、单细胞转录组学等探讨毒作用机制及有害结局路径,在环境毒理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张子龙 副教授,【研究方向及兴趣】【Research Interests】环境流行病学;环境因素与慢性疾病;儿童青少年健康。
杨博逸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致力于环境暴露(主要为绿地和大气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室机制研究。
王欣副教授,卫生管理学系,科研经历(整合型卫生服务方向)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1804202,适用于中国基层卫生体系的卫生服务整合测量工具研制与应用研究——基于彩虹模型,2019/1-2021/12,在研,主持。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18BGL218,以健康为中心的区域医疗整合转型策略与优化路径研究,2019/1-2021/12,在研,排名第二等。
王娇副教授,流行病学系,【研究方向及兴趣】:睡眠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健康效应;队列研究;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刘钊燕 副教授,研究方向: 营养流行病学,膳食营养与慢病预防,队列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