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相关记录680条 . 查询时间(0.127 秒)
汝州市文物局开展汝窑专题讲座     汝瓷  柴瓷       2018/1/4
2017年12月29日,汝州市文物局邀请到了汝瓷大师朱文立老师莅临汝州市文物局为全体干部职工指导授课。朱文立老师就《汝瓷、柴瓷——天青釉的奥秘》这一课题展开深入的讲解。详细为全体干部职工讲解瓷器的由来、汝窑的研究、汝窑的烧造历史、汝窑的釉色以及张公巷窑址的发掘过程、柴窑的价值等,并向大家展示了各个窑口具有代表性的标本。
以永嘉坦头窑址为代表的唐代瓯窑遗址出土的器物与上林湖唐代越窑遗址出土的器物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因资源、区域文化等的差异又具有自己的某些特色。
匣钵数量较多,包括筒型、钵型、M型与直筒型几种。筒型为直口、上腹较直,下腹弧收成平底,近底的下腹部通常有圆形镂孔,器型一般较高大。钵型器型与筒型接近,造型较底矮。M型的下凹较浅。直筒型则为直口,直腹、平底。以粗瓷质为主,发现内腹施釉的现象,一般口沿上有泥点痕;少量为细瓷质,匣钵之间用釉封口而不见泥点间隔痕。
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出土的青瓷产品种类相当丰富,除各种类型的的碗以外,亦有大量的壶、罐、瓶、钵、盆、盒、碟、灯盏、盏、碾轮等。每一种器物通常又有多种不同的造型。碗主要包括宽圈足与玉璧底两种。宽圈足碗又包括侈口与敞口两种;玉璧底碗包括敞口斜弧腹与近直口深弧腹等。
基本完整的作坊遗迹以及与祭窑有关的丰富祭祀遗迹的发现,是此次坦头唐代窑址发掘的重要收获之一。整个窑场以近似于东西向、依山坡修建的龙窑炉为中心展开布局,作坊遗迹主要位于窑炉的南边,北边是与祭祀相关的遗迹。
为了配合杭(州)温(州)高铁的建设以及浙江省特色小镇-永嘉瓯窑小镇的推进,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与永嘉县文物馆对浙江省永嘉县坦头窑址进行了联合发掘,发掘面积950平方米。坦头窑址位于温州市永嘉县三江街道龙下村,这里是楠溪江入瓯江口,也是瓯窑的重要分布区,坦头窑址在唐代瓯窑遗址中极具典型性。此次发掘揭露出龙窑炉以及丰富的作坊遗迹、祭祀遗迹,出土了大量的高质量青...
瓦窑咀遗址位于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凤凰街道办事处司徒村5组瓦窑咀湾。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武汉大学考古系联合鄂州市博物馆对瓦窑咀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并对瓦窑咀靠近洋澜湖周边一带进行了系统的勘探工作。此次调查与发掘的目的是弄清窑址的分布范围、内部布局及其与吴王城的关系,为吴王城遗址保护规划的编制提供支撑;建立瓦窑咀遗址陶瓷窑址的年代序列,弄清阶段性特征;在掌握相关窑址的产品面貌与技术...
竖窑在煅烧料石的过程中,因排烟温度和料石出窑温度较高,生产工艺中存在较多的热量浪费。通过制作换热器、接装铺设抽热风管路等,对竖窑排烟与冷却带进行改造,从而收集部分余热用于料坯烘干和洗浴用水加热,全年节约成本近 200 万元。
介绍了 BIM 主要建模软件特点、硬件配置、工业窑炉三维模型构件库的组成以及动态和协调建模过程,分析了 BIM模型在工业窑炉优化设计、控制仿真以及造价中的应用,指出基于 BIM 的三维建模将在工业窑炉领域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广泛应用。
湖南衡阳大浦洋塘山墓群与窑址位于衡东县大浦镇浅塘村、蓟江村、新民村,湘江在其西侧蜿蜒而过,墓群及窑址位于湘江东岸的丘陵地带,周围有水塘分布其间。2017年2月起,为了配合衡阳大浦通用机场的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衡阳市文物局、衡东县文物局组成考古工作队,开始对项目范围内发现的文物点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5座,发现窑址22座,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收获。
2017年9月23日上午,国内外古陶瓷研究专家学者相聚在三明市将乐县,对将乐窑暨中国南方地区宋元青白瓷展开学术研讨。 福建是中国古陶瓷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三明作为我国南方陶瓷生产的重要地区,据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共有古窑址51处。其中,宋元时期的窑址23处,青白瓷是各窑场最主要的烧制品种。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窑址的保护和研究,取得较大的考古成果,将乐横窠岽窑、万全碗碟墩窑等就是其中的典型...
“将乐窑暨中国南方地区宋元青白瓷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9月22日至9月25日在福建省将乐县召开,会议由中国古陶瓷学会与三明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将乐县人民政府承办,主要议题有:将乐县碗碟墩窑址的窑业技术、产品工艺特征及年代;将乐地区窑业遗存的内涵、特征、时代等相关问题;福建地区青白瓷的生产、流通状况及其与周边窑业的关系;中国南方地区青白瓷的生产、流通、窑业技术交流等相关问题研究。研讨会以将乐窑为重...
9月9日,由河南大学、禹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钧窑通史》新书发布会暨钧窑学术研讨会”在禹州市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宝明及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邀请有故宫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专家学者及台湾与大陆钧瓷艺人、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等媒体记者参加。会上,由我校中国陶瓷研究所所长王洪伟博士所著《钧窑通史》新书举行了发布仪式。该著作共190万字...
南窑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南窑村,地处润元路以北、元和塘以西、新开河以东。2016 年6月至11 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受苏州市文物局委托,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为600 平方米,采用直角坐标法布方,共开10 米×10 米的探方6 个。此次共发现文化遗迹66 处,其中陶窑2 座、房址5 座、沉淀池2 个、辘轳坑2 个、沟4条、灰坑48 个、井2 口、灶1个。初步揭露出一处...
“这应该是个多角沿豆盘的碎片,这一片应当处在豆盘的腰部……”——一堆常人看来稀松平常的陶器碎片、石块,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队员们却视如珍宝。不看热闹看门道,他们看重的,是这丁点瓷片背后透露出来的信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