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POPs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195 秒)
MIT chemists have devised a new chemical reaction that allows them to synthesize a phosphorus-containing ring, using a catalyst to add phosphorus to simple organic compounds called alkenes.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物富集与毒性研究一直是环境领域重点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大部分有关POPs的生态毒理学研究都集中在鱼类、鸟类及哺乳动物等较高等级的生物上,而对低等级生物如昆虫则关注不够。昆虫种类多、生物量大,是初级生产者与高级消费者之间连接的纽带,也是跨生境传输的重要载体, 在生态系统物质流及能量流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昆虫大多具有变态发育过程,该过程对体内污染物的调控直接引起以昆虫幼虫和...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丘耀文研究员等在典型红树林生态系统中POPs(PAHs、PBDEs、DP、OCPs和PCBs)累积和循环规律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环境科学的主流期刊(Chemosphere, Sci. Total Environ., AECT)。本研究填补了全球红树林生态系统红树组织中POPs的研究空白,加深了我们对红树林中毒害物质...
气候变化是人类及生态系统正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改变了生物的物候学以及物种的空间分布、丰度与组成;气候变化还改变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传输、归趋及生态风险。尽管较多学者分别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及化学响应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关于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与化学响应之间的耦合作用认识极少。个别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影响北极及高纬度地区贫营养深水湖泊及海洋中POPs在水生食物网中的富集。目前关于...
2004年5月17日公约生效以来,经过三次增列,受控POPs物质已从12种增加到26种,2013年增列的六溴环十二烷预计在今年年底获批,十溴联苯醚、三氯杀螨醇等四种化合物正在按公约审查,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的进程正在不断推进和拓展,全氟化合物及其替代品、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等受到关注。在此形势下,我国POPs履约面临更大的压力。
During recent years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data were successfully used to characterise the state and properties of vegetation. The information on vegetation cover and status is useful for a rang...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高毒性、难降解性和挥发性,在环境中可长期存在,并能通过大气、水体发生长距离传输,影响远离人类活动的偏远地区,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在《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的规范下,全球范围内POPs的一次污染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二次排放与长距离迁移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海洋作为POPs的第一大汇,其POPs观测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简称“POPs论坛2011”)于2011年5月1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开幕。“POPs论坛2011”由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办公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及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本次会议主题为“纪...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简称“POPs论坛2011”)于2011年5月1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开幕。“POPs论坛2011”由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办公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及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本次会议主题为“纪...
Passive air samplers (PAS) were deployed at 86 European background sites during summer 2006 in order (i) to gain further insight into spatial pattern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in Europe...
用串联质谱碰撞室模拟大气环境研究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形成过程,实验发现,经离子-分子反应可以生成氯苯类化合物。 以中性苯与酰氯为反应物在离子源进行反应,在苯含量为4×10-3Pa、酰氯含量为4×10-4Pa时,氯苯的生成量为5×10-8Pa,远远高于背底浓度5×10-9Pa。对氯苯类化合物的形成,大气环境明显优于质谱环境,实验结果表明,在大气中经离子分子反应形成POPs是可能的。
Global transports and budgets of three PCB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 3-D dynamic model for semi-volatil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 GEM/POPs. Dominant pathways were identified for PCB transports ...
GEM/POPs wa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transport, deposition and partitioning of semi-volatil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in the atmospher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anadian weather forecasti...
专著信息 书名 长江口潮滩POPs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风险 语种 中文 撰写或编译 作者 刘敏,许世远 第一作者单位 出版社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 出版地 出版日期 2005年 月 日 标准书号 介质类型 页数 字数 开本 相关项目 长江口滨岸潮滩复杂环境条件下物质循环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