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有机化学 >>> 元素有机化学 天然产物有机化学 有机固体化学 有机合成化学 有机光化学 物理有机化学 生物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有机化学相关记录10712条 . 查询时间(2.318 秒)
有机室温磷光(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材料由于价格低廉、合成简便、生物相容性好、柔性以及官能团易修饰等优点,在生物成像、光学记录、信息存储、防伪系统等诸多高新科技领域均有广阔应用前景,成为目前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由于有机材料弱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获得兼具长磷光寿命和高磷光量子产率的高效有机RTP材料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发明涉及一种喹唑啉衍生物或其药用盐、合成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的喹唑啉衍生物具有如下结构式:本发明的喹唑啉衍生物或其可药用盐可以用于制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尤其是用于制备用Iressa治疗无效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
本发明提供了美国白蛾诱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和诱芯。所述美国白蛾诱剂组合物包括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及其协同剂,所述协同剂包含以下植物源气味成分中的一种或多种:β-罗勒烯、正己醛、正-3-己烯醛、二丙酮醇、二异丙基甲醇、6-甲基-5-庚烯-2-酮、反-3-己烯醇、邻二甲苯、联三甲苯、反-2-己烯醛、柠檬烯。本发明提供的诱剂组合物可以制成诱芯,以配合已有的美国白蛾性信息素使用。本发明提供含有美国白蛾诱剂组合物成...
发明公开了哌嗪衍生物作为p53分子活性调节剂的用途。小鼠和人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哌嗪衍生物可调控p53下游基因的表达,并且可以使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得以维持,癌症细胞的增殖得以抑制,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哌嗪衍生物还可通过调控p53分子进而调节干细胞的多能性信号网络,抑制干细胞的分化、或维持干细胞的多能性,进而提高多能性干细胞的建系效率。
转录因子在染色质上的单次驻留时间通常为几秒至几十秒。驻留时间的动态变化会影响基因转录或染色质高级结构。使用甲醛交联来固定细胞核中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是检测转录因子在染色质上驻留水平的常用方法。然而,通常持续10分钟的甲醛交联会以累积的方式固定短时的转录因子-DNA相互作用,从而扭曲转录因子在不同结合位点驻留时间的差异,扰乱对转录因子真实驻留水平的测定。在未经任何...
放氧反应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化过程——光合作用中的关键步骤,源源不断地为全球生物提供氧气。目前被普遍认可、写入教科书上的光合作用理论是,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的氧气直接来自水,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中的氧元素来自二氧化碳。然而,目前这样的光合理论是基于Ruben等人等经典氧-18标记的光合放氧实验而建立的。1941年,Ruben等人将小球藻悬浮在光合放氧反应体系中,该体系含有含氧-18的水和正常的氧...
付晓燕,副教授,中国营养学会注册营养师,分管学院教学工作,长期从事天然产物化学与食品化学方向研究。
孕甾皂苷大量存在于夹竹桃科植物,具有多样的生理活性。它们由孕甾和糖链组成,糖链部分含有大量2,6-二脱氧糖。此前,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俞飚团队完成了一系列结构复杂的孕甾皂苷化学全合成。
2024年4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唐智勇和李连山团队,在有机小分子分离膜和用于有机体系盐差能转化的单分子层共价有机框架(COF)膜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有机小分子分离膜的相关工作以Regulating the Layered Stacking of a Covalent Triazine Framework Membrane for Aromatic/Aliphatic Separ...
在生物体中,质子的浓度比其它离子低六七个数量级,为控制质子传输、维持pH平衡,生物质子通道采用了一种与其它离子通道不同的传输机制,它并不需要一个开放的通道来传输物质,而是内部形成一条连续的氢键线,质子可以在线上连续跳跃,这种独特的机制可以阻止离子和水分子的迁移,从而实现了完美的质子选择性,允许质子快速传输的同时阻止其它一切离子和分子的传输。
有机氟化合物由于独特的理化和生物性能,在医药、农药、先进材料等领域发挥作用。含氟试剂是发展有机氟化合物合成方法的基础,也是氟化学领域发展的基石。然而,含氟试剂的结构、性质、功能等信息分散于文献中,不便于合成化学家查找和使用。因此,亟需专业平台来全面了解和积累含氟试剂的结构、性质、功能等信息。2024年4月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薛小松课题组推出了含氟试剂数据库——FluoBase,可以为...
有机氟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理化和生物性能,在医药、农药、先进材料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含氟试剂是发展有机氟化合物合成方法的基础,是氟化学领域发展的基石。然而,含氟试剂的结构、性质、功能等信息分散于浩瀚的文献中,不便于合成化学家的查找和使用。因此需要一个专业的平台来全面了解和积累其结构、性质、功能等核心信息。2024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薛小松课题组推出了FluoBase——含...
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拥有专任教师30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1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2人,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5人。本学位点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支撑条件,专业实验室面积近3200 m2,配备气质联用、高分辨扫描电镜、气相/液相色谱仪、紫外/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分析仪、电化学分析工作站、全自动比表面及孔径...
硼簇化合物,如闭式碳硼烷和巢式碳硼烷,是由硼、碳和氢元素构成的笼状化合物。碳硼烷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三维芳香性、高稳定性、高硼含量、低毒性和多中心多电子特性,因此在化学、药学、生物学、医学和材料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硼簇中硼原子处于相似的化学环境,B?H键的选择性活化一直是合成挑战,这极大限制了其应用。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高得伟课题组实现了1,2-双硼酸酯多取代位点C?B键的选择性炔基化和烯基化反应,揭示了其按照1,2-硼迁移过程和在多取代位点的C?B键直接偶联的汇聚式途径进行反应的机理,纠正了过去相关文献中认为该反应“单纯按照1,2-硼迁移机理进行”的认知误区。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化学领域代表期刊《有机化学通讯》(Organic Letter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