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 >>> 化学热力学 化学动力学 结构化学 量子化学 胶体化学与界面化学 催化化学 热化学 光化学 电化学 磁化学 高能化学 计算化学 物理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物理化学 前1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583 秒)
火山喷发的预测经历了从经验模式到基于岩浆动力学性质的模型的转换,这些预测模型的建立强烈依赖于岩浆运移和存储的物理化学条件,包括岩浆的成分、黏度和温度等。
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德会研究员、包信和院士团队在碳一分子催化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近日,该团队受邀发表了题为“Catalysis for Selected C1 Chemistry”的前瞻性文章。全球化石资源的逐渐消耗带来了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寻求低碳排放且高效转化碳一分子(CH4、CO2、CO、CH3OH等)为燃料或高值化学品的途径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碳一分子的...
Nature Catalysis近日刊登了化学化工学院王晓课题组题为“Challenges and Outlook for Catalytic Direct Amidation Reactions”的长篇前瞻性文章(Comment)(Nature Catalysis 2019, 2, 98-10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18-0215-1...
为改进气相色谱-热能分析联用法(GC-TEA)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TSNAs的前处理方法,依托改良的索氏提取器将原方法中的提取、浓缩、柱层析净化、再浓缩四步有机结合,然后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TSNA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在10~4000ng/mL的浓度范围内,4种TSNAs回归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该方法检测限在0.12~0.15ng/cig之间,回收率在92.0%~102.3%之间,...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谢代前教授课题组在金属表面催化反应的模式选择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小组对H2O分子在Cu(111)面的解离吸附过程进行了量子动力学研究,揭示了显著的振动增强效应,为利用振动激发调控该反应过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相关研究论文“Enhancing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 of H2O on Cu(111) via Vibrational Excit...
分别以硝酸盐、盐酸盐和硫酸盐为金属盐前体,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MgAlCuFe类水滑石前驱体,经过700 ℃焙烧6 h后,制得三种新型FCC硫转移剂. 运用X射线衍射、热重、氮气吸附和红外光谱对这三种硫转移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改装的WRP-3热重天平评价了其氧化吸硫和还原脱硫的性能. 结果表明,三种金属盐均可得到结构规整的类水滑石前驱体,经过焙烧后得到复合氧化物MgAlCuFe. 与...
应用光谱探针技术研究了胶束形成前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天青A(AA)相互作用的吸收光谱,比较了SDS和硫酸软骨素(CS)与AA相互作用的光谱曲线,考察了乙醇和NaCl对SDS-AA复合物吸收光谱的影响,对胶束形成前SDS与AA变色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DS-AA反应体系呈现蓝色→紫红色→蓝色的颜色变化,主要是由于SDS有序集合体中结合态AA分子定向聚集,形成聚集体的程度不同所造...
摘要 以共沉淀法制提得的水滑石类化合物为催化剂前体,经焙烧可得到一系列尖晶石类化合物Co-M-Al[M=Cr,Mn,Fe,Ni,Cu;n(Co):n(M):n(Al)=3:1:1].通过XRD,比表面测定,化学分析,NO吸附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测定了此系列催化剂对NO催化还原和催化分解的活性,结果发现此系列催化对消除NO具有很高的活性.同时对催化消除NO的机理及过渡金属离子中d轨道电子对催化活性的...
评述了近年来手性金属配合物催化的前手性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硅氢化反应研究进展。
摘要 首次以天然D-樟脑的衍生物为原料, 合成了两个新型龙脑基氨基醇配体, 研究了它们与硼烷原位制备成手性噁唑硼烷后, 在不对称催化氢化还原前手性芳酮中的性能, 得到的手性仲醇的对映体过量(ee)值最高可达96%, 还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溶剂等因素对苯乙酮的不对称氢化还原的化学产率和光学收率的影响.
摘要 Fe3O4纳米粒子与正离子性的重氮树脂在硅基底的表面形成稳定自组装膜, 还原后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硅基底的表面生长多壁碳纳米管. 以聚丙烯酸包裹Fe3O4纳米颗粒能够有效地防止纳米粒子的团聚, 并提高组装效率, 得到均匀的纳米粒子自组装膜, 从而获得在硅基底上均匀分布的多壁碳纳米管.
摘要 提出了利用镍铁水滑石作为磁性前体再经高温焙制备尖晶石型铁氧体思路,深 入研究了水滑石的制备工艺及结构性能并初步探讨了其焙烧后的磁学性能。由共沉 淀法合成了Ni/Fe摩尔比为2,3,4,6的镍铁水滑石,XRD结果表明镍铁比为3时晶 形较为理想,且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及晶化时间的延长,水滑石的晶体结构规整性 增强。热重-差热结果显示镍铁水滑石的分解有两个过程,当镍铁比为3时,水滑石 的热稳定性相对...
摘要 (2S)-(二苯基羟甲基)-(4S)-苯氧基-四氢吡咯(10)由羟脯氨酸(6)经4步反应制得。用10催化6种前手性酮的不对称硼烷还原反应,其结果与(S)-二苯基脯氨醇催化的同一反应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具有手性基团的二甲基二烷氧基硅烷的前手性硅甲基的^1H NMR化学位移有差别, 其差值△γ随着非手性取代基的电负性成比例的改变。△γ与分子结构对Si-O间蝗(p-d)x相互作用的影响, 以及取代芳环的各向异性有关。
生物样本中单胺类递质及其前体氨基酸和主要代谢产物的快速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