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金属基复合材料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金属基复合材料相关记录868条 . 查询时间(0.543 秒)
微米级花状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尖晶石复合氧化物微米花材料的溶剂热合成方法。本发明以金属盐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加入表面活性剂和醋酸钠,在密闭容器中于120~220℃条件下溶剂热反应,可形成微米级花状复合金属碱式碳酸盐。以上述碱式碳酸盐为前躯体,控制升温速度升至300~700℃,经退火,可制备相应复合金属氧化物微米级花。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物质量稳定,易于实现控制且工艺重复性好...
本发明属于非晶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具体为一种非晶态合金球形粒子/ 晶态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增大晶态合金基体强度等问题。非晶态 合金球形粒子/晶态合金基复合材料包括合金元素M和N形成的难混溶合金 M-N,以及添加的其他合金元素,添加的其他合金元素与合金元素N混溶形成富 N非晶态球形粒子,富N非晶态球形粒子弥散分布于富M晶态合金基体中。合 金熔体在发生玻璃转变之前,先发生液-液相变,生...
本发明属于非晶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具体为一种晶态合金球形粒子/ 非晶态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非晶态合金的塑性很差等问题。晶态 合金球形粒子/非晶态合金基复合材料包括合金元素M和N形成的难混溶合金 M-N,以及添加的其他合金元素,添加的其他合金元素与合金元素M混溶形成非 晶态合金基体结构,合金元素N以晶态合金球形粒子形式弥散分布于非晶态合金 基体中。合金熔体在发生玻璃转变之前,先发生液...
本发明属于非晶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具体为一种非晶态合金球形粒子/ 非晶态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设计一种两相复合非晶材料。复合材料包 括合金元素M和N形成的难混溶合金M-N,以及添加的其他合金元素,添加的 其他合金元素与合金元素M和N混溶形成富M的非晶态合金基体结构和富N非 晶合金球形粒子,富N非晶合金球形粒子弥散分布于非晶态合金基体中。合金熔 体在发生玻璃转变之前,先发生液-液相变,生成...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专利:一种Ni-Cr硬质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复合金属氧化物八面体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尖晶石复合氧化物八面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可溶性金属盐和表面活性剂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共沉淀剂,于30~70℃的温度下进行老化反应,通过严格控制溶液的碱浓度(0.01mol?L-1≤[OH-]≤1mol?L-1)和碱的滴加速度(0.05mL?min-1≤ν≤1mL?min-1),即可合成复合金属氧化物八面体。该复合氧化物八面体在一定温度下焙烧,则可制备不同...
一种具有高温稳定性能的磁性γ-Fe2O3-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简写为HAP)复合物,是以可溶性Fe2+和Fe3+在强碱性条件下共沉淀生成γ-Fe2O3纳米粒子,然后原位同时滴加可溶性Ca2+盐和可溶性PO43-盐生成的γ-Fe2O3-HAP复合物;该复合物经过600°C的高温焙烧依然能够维持很强的磁性;该复合物具有经济廉价、制备简单、热稳定性好、磁性强等特点,即使是经过60...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负载银-溴化银-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有机或无机钛化合物为钛源、玻璃纤维为载体,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水解法得到负载有球形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的螺纹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再将复合材料浸渍在含硝酸银的乙二醇溶液中,随后滴加含溴化钾的乙二醇溶液,生成AgBr-TiO2/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最后将AgBr-TiO2/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中部分Ag+还原为金属Ag,即得到Ag-...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锌压敏电阻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各组分是由ZnO、Co2O3、Bi2O3、Sb2O3和Y2O3制成,采用化学共沉淀方法,以稀盐酸作为溶剂,加入二氯化锌、三氯化铋、氯化钴、三氯化锑和六水氯化钇,在恒温水浴环境下,溶解成透明溶液,用氨水溶液为沉淀剂匀速滴加到透明溶液中,经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研磨、煅烧后得到纳米氧化锌压敏电阻复合粉体材料。制备性能优良的纳米氧化锌复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单位产氢量的铝基复合制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单位产氢量高的铝基复合材料,此材料通过机械球磨法制备。在制备过程中选用Al和LiBH4作为原料,通过对组分含量与球磨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产品与水反应的活性。本发明所制得的铝基复合制氢材料在常温下即可与水迅速反应释放出氢气,且材料的最佳产氢量高达2020mL(H2,298K)/g(铝基复合材料)。该铝基复合制...
一种合成不同密度镁铝复合氧化物的方法,通过将含双氧水的硝酸镁和硝酸铝混合盐溶液加入氨水溶液中制备。制备所得载体为镁铝复合氧化物,可以通过调节双氧水投加量以改变镁铝复合氧化物的孔容、孔径和密度,孔容范围为0.3-1.0ml/g,孔径范围为10-30nm,堆积密度范围为0.3-1.0g/ml。本发明合成的复合氧化物可以作为制备烷烃(异丁烷以及C100-C130正构烷烃)脱氢反应中催化剂的载体,制备的催...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具有钨纤维网增强铜基复合层的钨铜片构件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利:一种Ag_TiO_sub_2_sub_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专利:一种新型的具有蜂巢状阵列构造的多层复合贵金属纳米孔阵列SERS基底的制备方法
一种高强度、低热膨胀的AlN纳米线和Al复合材料,在纯度大于95% 的AlN纳米线的基础上,采用过Al熔点热压的办法制备出高致密度AlN纳 米线/Al复合材料,采用H2电弧法制备出平均粒径为80-120nm的Al纳米 颗粒;采用Al,AlCl3,Al2O3和NH3为反应物,通过气相CVD法在石英基板 上沉积出克量级的AlN纳米纤维,其为纯度高于95%的单晶AlN纳米线, 直径分布在10-50nm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