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 化工热力学 化工流体力学 化工流变学 颗粒学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镁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383 秒)
对硅铁还原氧化镁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出硅铁还原氧化镁的化学反应自由能和临界反应温度,表明造渣反应和真空条件可使临界反应温度由3846 K降到1358 K. 实验得出还原温度1473 K、10.13 Pa真空度、还原时间1 h及CaO/MgO摩尔比1.4时,镁还原率达94.42%,还原金属镁纯度达98.36%,渣团物相主要为Ca2SiO4和SiO2.
采用循环碳化浸取制备轻质碳酸镁,对循环碳化过程进行了传质过程及动力学研究. 考察了气体流量、配气比例、粒度等因素对循环碳化过程的影响,从理论上建立了循环碳化过程的传质和反应动力学模型. 计算推导及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10~25℃区间,其表观活化能为18.6 kJ/mol,扩散传质为循环碳化过程控制步骤;而在25~35℃区间,其表观活化能为33.15 kJ/mol,循环碳化过程由传质扩散与表面化学反...
采用热重差热质谱联用技术(TG-DTA-MS)和热分析技术(TG-DTA)研究了水氯镁石热解过程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行为. 结果显示,水氯镁石热解分4个阶段,前2个阶段共脱除4个结晶水,后2步脱水和水解并存,第1步的分解反应属于球形对称相界面反应为控制步骤的R3机理,后3步属于Avrami-Erofeev的成核及核成长为控制步骤的A1机理,4步表观活化能Ea分别为81.13, 125.4, 230....
采用循环碳化浸取制备轻质碳酸镁,对循环碳化过程进行了传质过程及动力学研究. 考察了气体流量、配气比例、粒度等因素对循环碳化过程的影响,从理论上建立了循环碳化过程的传质和反应动力学模型. 计算推导及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10~25℃区间,其表观活化能为18.6 kJ/mol,扩散传质为循环碳化过程控制步骤;而在25~35℃区间,其表观活化能为33.15 kJ/mol,循环碳化过程由传质扩散与表面化学反...
为了提高ZK60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利用磷酸盐溶液或锡酸盐溶液,考察了在ZK60镁合金上形成磷酸盐或锡酸盐化学转换膜的工艺条件及膜层的耐蚀性能。通过改变处理时间和温度,可以得到性能不同的转换膜。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和极化曲线技术研究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镜研究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磷酸盐溶液中,当处理温度为50 ℃时,磷化30 min后试样的电荷转移电阻(Rct)为224.03 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