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环境化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化学相关记录2151条 . 查询时间(1.703 秒)
2024年8月5日至8月7日,由南昌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联合主办,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承办的“2024南昌污染与控制化学青年研讨会”在南昌召开。副校长聂少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李莉(Li Li)女,1979年10月生于山东省德州市,籍贯山东德州。现任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副院长。
随着聚苯乙烯制品在现代生活和各种产业中的广泛使用,其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微/纳米颗粒已经在各种人类组织样本中被发现,因此解析微/纳米颗粒对机体造成的毒性,以及寻找潜在的毒性作用机制至关重要。
近日,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齐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了题为“Boosting photo-self-Fenton-like reaction via ferric-ellagate complex for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的研究性论文。Separation and P...
彭学伟,男,1971.08,副教授。2011年6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讲授《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化学。在Anal.Chem.,Talanta,Anal.Chim.Acta,Chemosphere等SCI期刊上发表文章。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近期,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许醒副教授团队在高级氧化材料开发及新污染物去除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PNAS(2024, e2313387121),Advanced Materials(2024, 202403965),Advanced Materials(2024,202401454),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s(2024, 215871),Ap...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生态修复团队针对土壤和水体环境的典型重金属和毒害有机物污染,围绕污染物源头控制、环境行为、末端治理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矿山环境污染源头控制、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有机污染物构效关系、新型污染物分析检测、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河涌及流域水环境修复、新型环境修复材料等。团队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重点项目1项)、863重点项目子课题3项、...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2022年代表性科研项目。
现有专职人员1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1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海外留学经历7人。在站博士后3人,研究生42人。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应用、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业及锅炉废气处理、环境有毒有害物高效深度处理、固废无害化处置及能源资源化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工艺与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具有多项先进的技术成果。
尹春芹,女,理学博士,教授,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自2008年任教于湖北理工学院以来,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以身立教,为人师表,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先后为国家级一流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建设主要成员,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第一批)“环境监测”建设主要成员,省级、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环境监测Ⅰ》负责人,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负责人。已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边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题为Computational redesign of a hydrolase for nearly complete PET depolymerization at industrially relevant high-solids loading。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辅助PET解聚酶重设计,在推动工业级废...
万彪,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荆州人。2013年6月和2016年6月,于华中农业大学分别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20年12月,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2021至2023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环境中铁-碳-磷多要素生物地球化学耦联循环,为揭示土壤特征元素全生命周期的生态效应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一、共通) 发表在Environ Sci Tec...
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是20多年来环境科学领域参会人数最多、投稿摘要数最多、分会议题设置最多、学术活动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学术盛会,充分展示了环境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讨论学术的舞台,也为学科交叉融合搭建了高水平平台,对提升我国环境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更好传承环境化学大会传统,分享会议经验,并对在会议筹划、组织中的优秀分会、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大会...
近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宝玉教授团队许醒副教授在新污染物选择性氧化机制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Fenton-like activity and pathway modulation via single-atom sites and pollutants comediates the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发表Proc. Natl. Acad. Sci. U...
氮氧化物(NOx)是引起雾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是目前最经济可靠的脱硝技术,低温脱硝可以避免烟气再热造成的能源浪费,还能防止氨气在高温下氧化生成氮氧化物。但是,低温脱硝催化剂在应用中还存在瓶颈问题需要突破:烟气中的水以及脱硝反应产生的水会与二氧化硫和氨反应生成硫酸氢铵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甚至失活。因此,设计开发兼具优良低温脱硝活性和高耐水性的脱硝催...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