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自然环境保护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自然环境保护学相关记录420条 . 查询时间(1.331 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时称《新乡师范学院河南化工学院联合学报》,该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公开出版,河南师范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2008,2011,2014,2017,2020和2023年版)、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2022,2023)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024年3月13日晚,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版纳植物园”)环境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前往勐仑中学,面向雨林恢复社团成员开展活动。共55名高一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近日,由中国林学会组织开展的第13届梁希优秀学子奖评选结果揭晓,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李浩年喜获该奖项。李浩年是本届评选中获奖的70名学生之一,也是自治区唯一获得此奖项的学生。
针对当前保护地体系管理的难点,提出以下建议:(1)将保护地体系纳入公共管理范畴,以生态保护红线差异化的管控“三生空间”与其他地理边界;(2)优化保护地建设成效评价体系,通过全覆盖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长期监测和动态评估,制定适应性管理策略,解决保护地与保护目标不匹配不清晰的问题;(3)加强公众参与的宣传与引导,优化保护地管理模式,鼓励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尤其是地方社区和原住民,实现保护地社区...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等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地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周边居民的传统生计与社区发展。妥善处理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不仅是解决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发展矛盾的现实需要,也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长期目标之一,更是自然保护地制...
2024年1月9日至10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24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IUCN日本国家委员会、IUCN孟加拉国家委员会、马尔代夫气候变化、环境和能源部、老挝外交部、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林业局、斯里兰卡环境部等12个国家的IUCN国家委员会代表以及IUCN会员代表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此外,IUCN巴基斯坦国家委员会、IUCN韩国国家委员会、IUCN理事、...
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自然表征,即通过感官获取信息并留存在大脑对自然的认知印象,在塑造个人环境态度和行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理解人的自然表征,尤其是对言语叙述能力发展有限的儿童而言,面临着方法和技术上的挑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陈进研究员领导的环境教育团队,利用绘画+书写的方法,对来自杭州、昆明和西双版纳农村和城市学校的1830名9-12岁的儿童开展研究,探究前...
2023年11月24日,南京大学与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战略合作推进会在黄山风景区指挥调度中心举行。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邹亚军,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徐立秋,南京大学党委委员、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鹿化煜,黄山学院党委副书记章文静出席会议并致辞。黄山风景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新虎主持会议。邹亚军与徐立秋代表双方交换《南京大学与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战略合作协议》。我校科技处花铭副处长,...
植被交错带是相邻植被间形成的过渡区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演化与维持的重要地带,对生物多样性的长期保护至关重要。从优势类群樟科植物(Lauraceae)入手来研究亚热带常绿阔叶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并探究植被交错带对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可为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调整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项目简要说明 该成果是新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研究的总结。本成果全面审视筛选了新疆世界自然遗产潜力区,分析了遗产潜力区的资源类型和空间格局,明确了遗产潜力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组合方式和优先次序,提出了新疆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战略,确定了新疆天山优先申报策略。针对新疆天山提名遗产地,全面调查了提名片区的动植物物种、植被类型以及具有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全面系统研究了新疆天山自然遗产科学价值体系,揭示了新疆...
1)项目来源:四川省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重点科研项目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2)技术原理:保护大熊猫的关键是保护大熊猫栖息地,保存大熊猫物种的关键是保存大熊猫的天然栖息地。研究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与世界遗产提名方案及其管理关键技术,并在研究中总结大熊猫栖息地自然遗产保护理论。3)成果的创造性与先进性成果研制的以大熊猫栖息地而不仅以大熊猫提名,以占...
本书将所涉及的重点集中在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依存程度最高和使用程度最为普遍的五大“公用性资源”(要素),即耕地资源、淡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森林资源,以及以此建立评价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基础协调的基本平台上,研究中国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
《自然资源总论》     自然资源  生活质量  环境保护       2023/8/7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资源有着根本不可脱离的依赖关系,自然资源无论过去、现在还是遥远的未来,都仍然是决定世界上所有地方人类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本书在对自然资源进行总体概括和介绍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暨南大学2024年硕士入学考试824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大纲
2023年7月1日至2日,以“美丽长江:协同治理与低碳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高端论坛在武汉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地理学会长江分会和中国地质大学联合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承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