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工程学 >>> 环境保护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保护工程相关记录1354条 . 查询时间(6.876 秒)
唐量(Tang Liang)男,1983年7月生于湖南长沙。现任上海大学研究员、有机复合污染控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一种农业污染治理用农药废弃物收集装置。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利:一种农村规划用垃圾收集装置。
周彦波,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科研方向:功能材料与环境污染治理。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课题组完成的“Priority Bacteria Causing Biofouling of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s: Potential Disinfection-Resistant Bacteria and Control Strategies”的研究论文(DOI: 10.1016/j.desal.2024.117484)在环...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洪喻教授课题组完成的论文“Microbial-Based Treatment of Kitchen Waste and Kitchen Wastewater: State-of-the-Art Progress and Emerging Research Prospects Related to Microalgae and Bacteria”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二...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盼月教授课题组完成的聚苯乙烯微塑料对土壤中四溴双酚A生物降解行为影响的论文在环境类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影响因子:13.6)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常建宁,北京林业大学为文章第一完成单位,文章主要信息如下: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生态修复团队针对土壤和水体环境的典型重金属和毒害有机物污染,围绕污染物源头控制、环境行为、末端治理等方面开展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矿山环境污染源头控制、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有机污染物构效关系、新型污染物分析检测、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河涌及流域水环境修复、新型环境修复材料等。团队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项(重点项目1项)、863重点项目子课题3项、...
巴特尔·巴克,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领域1.干旱区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2.干旱区资源与环境;3.干旱区气候变化与减灾管理。
环境过程与材料研究所聚焦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前沿科学问题,针对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重大需求,研究有毒有害污染物在水、气、土介质中的污染分布与演化趋势、环境化学行为及其生态毒理效应,并发展基于活性物种生成的污染物净化技术及基于新型环境材料的污染控制技术,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尽微薄之力。
2024年1月13日至14日,由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和生态文明(贵州)研究院联合主办,贵州省地矿局114地质大队、102地质大队、贵州星硕铭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第六届矿山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学术研讨会在遵义市举行。本次研讨会以“提升岩 溶地区矿山环境污染过程与控制理论和技术水平,助力贵州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来自贵州省内外 相...
生态环境保护学院是以环境工程、环境监测与生态修复为特色的二级学院。学院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院训,坚定“服务广西,面向全国,走向东盟”的发展方向,走“政校行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理实一体”的育人之路,构建以“环境工程技术为主体,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为两翼的专业体系,拥有区级骨干专业和区级财政支持实训基地,是中国生态环境产教联盟、全国生态文明与环境教育发展联盟、柳州市节能环保产业协会理事单位和中...
廖晓义,1954年出生于重庆巫溪,是知名民间环保事业倡导者和活动家,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她曾自费拍摄电视片《地球的女儿》,1996—2001年中央电视台“环保时刻”专栏独立制片人。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 获得者。2005年廖晓义当选中央电视台经济年度人物社会公益人物,2006年当选绿色中国年...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团队揭示了矿物-有机物络合调控砷吸附和氧化的机制,为砷污染修复材料的科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危险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2023年以来,金陵石化实施码头作业水体风险防控等20个项目,常态化开展长江岸线专项排查,推动长江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年回用废水2500万吨,减少新鲜水取用,相当于节约4个南京玄武湖的水量,有效助力长江水体保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