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燃煤”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0.015 秒)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辛金元等EST: 燃煤工厂干热岛边界层结构与残留层污染熏烟下传(图)
辛金元 污染 大气 探测
2024/12/15
燃煤型工业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排放源,作为人为强热源对局地边界层结构产生的扰动尚不明确,研究强热源燃煤型工厂对边界层热力、动力与物质结构的影响,对认知人类活动对局地气象影响能力和污染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0年7月13日,2020燃煤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研讨会暨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前沿探索论坛第58 期线上线下同步召开。来自重金属污染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行业内研究机构及企业相关从业者近300人参加会议。大会对如何加快推动重金属污染控制技术研发、示范项目建设部署、国家排放标准和防控政策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居民燃煤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示范”国家大气重点专项2018年工作总结会暨农村地区燃煤清洁取暖研讨会在北京化工大学召开(图)
居民燃煤污染 控制技术 国家大气重点专项 2018年 农村地区 燃煤清洁取暖 研讨会
2019/3/1
2019年1月25日,“居民燃煤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示范”国家大气重点专项2018年工作总结会暨农村地区燃煤清洁取暖研讨会在北京化工大学召开。科技部21世纪议程中心项目主任王兰英、中国工程院院士任阵海,项目跟踪专家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王小明研究员,中国农业能源行业协会节能炉具专委会主任郝芳洲,北京中研环能检测中心主任杨明珍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计算中心等有关负责人与本领域的相关专家出席了...
燃煤电站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实验室纳入省重点建设计划
燃煤电站 烟气多污染物 省重点建设计划
2019/1/9
据河北省科学技术厅12月19日消息,我校申报的“燃煤电站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重点实验室”纳入河北省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这是获批“保定市电力能源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后的又一突破。“燃煤电站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重点实验室”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建设。该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以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机制、脱除副产物回收及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高效捕集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开展系统深入的科学...
近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控制教研所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和美国化学学会出版的《环境科学与技术通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上分别在线发表了题为《半焦型煤:减少中国民用燃煤一次细颗粒物、碳质颗粒物和一氧化碳的排放》(Semi-coke briquettes: towards red...
采用小型流化床研究了在O2/CO2气氛下添加SiO2对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 μm的颗粒物)的控制,试验在1123 K、O2/CO2气氛下进行,并采用荷电低压撞击器(ELPI)采集和分析燃烧后的PM2.5.结果表明,添加SiO2是燃烧过程中影响PM2.5生成的重要因素.添加SiO2后,生成PM1的质量浓度均降低,而PM1~2.5的质量浓度均略有增加;PM2.5质量粒径分布均呈双峰分布...
北京市政府联合科技部、环保部启动了“首都蓝天行动”。为支撑“首都蓝天行动”实施,科技部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应急部署了“北京地区民用燃煤及扬尘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并于7月26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该项目的综合咨询及可行性论证会。
气体射流作用下燃煤可吸入颗粒的团聚
可吸入颗粒 团聚 射流
2009/11/5
在可吸入颗粒团聚室中引入气体射流,使团聚室内形成局部湍流强化颗粒碰撞. 团聚过程中以撞击式采样器和激光粒子计数器测量可吸入颗粒团聚前后质量与数量变化来评价颗粒的团聚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射流出口雷诺数和增大射流与主气流的气速比均能提高可吸入颗粒的清除效率. 射流对不同粒径颗粒的清除效率不同,粒径较小颗粒(<1.0 mm)的清除效率最高. 团聚室内气体相对湿度在40%~50%时,颗粒清除效率最高...
以半干法为基础的新型燃煤汞排放控制技术开发
排放控制 燃煤汞 半干法
2009/4/9
课题围绕当前燃煤汞污染及其防治,开展了以半干法为基础的燃煤汞排放控制技术的试验和理论研究。通过建立半干法汞控制装置、小型汞控制机理试验装置、吸附剂脱汞评价试验台,着重解决高效价廉吸附剂的开发和增强吸附介质活性的有效方法等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了吸附剂制备、喷入装置及半干法汞控制系统;建立了半干法燃煤烟气汞控制技术及相关技术经济评价模型。
燃煤电站高效低NOx排放系统技术研发
NOx排放系统 燃煤电站
2009/4/9
成果简介:通过机理试验、中间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三次分级降低NOX的燃烧技术。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站锅炉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并在200MW燃用烟煤锅炉机组上进行了工程示范。工业试验表明,同锅炉改造前相比,锅炉效率降低较小,通过合理组织燃烧过程,锅炉NOX排放降低到380mg/Nm3。
燃煤排放PM2.5及其前驱体协同脱除技术
脱除技术 燃煤排放
2009/4/9
课题进行了可吸入颗粒物及其前驱体的排放控制研究,对布袋除尘系统内的关键设备、部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开发的可吸入颗粒物及其前驱体的排放控制技术在焦作电厂220MW机组上应用,典型工况下达到了合同规定的指标,并应用于燃油锅炉的烟尘治理。
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
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 获批
2009/3/12
燃煤电厂脱硫工艺及工艺选择要素探讨
燃煤电厂 烟气 脱硫工艺
2009/2/8
针对我国燃煤电厂SO2排放及污染现状和目前国内外燃煤电厂普遍采用的几种典型脱硫工艺的比较,对脱硫工艺及其工艺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根据脱硫工艺的选择要素,从应用条件、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燃煤电厂脱硫工艺的技术路线。
华中科大研究表明:燃煤纳米颗粒物成“隐形杀手”
燃煤纳米颗粒 健康
2008/12/10
近日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获悉,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一项研究表明,煤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纳米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0nm的颗粒物),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潜在健康危害。
以半干法为基础的新型燃煤汞排放控制技术开发
控制燃 煤 汞污染
2008/12/3
该课题围绕当前燃煤汞污染及其防治,开展了以半干法为基础的燃煤汞排放控制技术的试验和理论研究。通过建立半干法汞控制装置、小型汞控制机理试验装置、吸附剂脱汞评价试验台,着重解决高效价廉吸附剂的开发和增强吸附介质活性的有效方法等关键技术难题;研制了吸附剂制备、喷入装置及半干法汞控制系统;建立了半干法燃煤烟气汞控制技术及相关技术经济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