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感染性疾病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感染性疾病学 酶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1.69 秒)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是一种简单而高效的DNA扩增检测方法,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简单等特点,在疾病诊断、转基因食品检测等分子POCT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LAMP技术核心酶——Bst DNA聚合酶的性质,包括活性、链置换能力和热稳定性,在LAMP技术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024年1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草食动物细菌病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EMBO Reports发表了题为DDX5 inhibits inflammation by modulating m6A levels of TLR2/4 transcripts during bacterial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RNA解螺旋酶DDX5通过mRNA m6A修饰调控TLR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全球发病率高达25%~35%,在我国发病率增加趋势迅速,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代谢性疾病。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癌,由于发病的复杂性,目前无FDA批准的NAFLD药物。脂滴的异常蓄积是脂肪肝和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重要病理学特征。团队前期建立了人肝脏脂滴数据库,鉴定到一个新型肝脂滴蛋白17β-HSD13特异性表达于...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降钙素原(PCT)降低心衰伴肺部感染患者诊断与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心衰伴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别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28d生存情况分为Ⅱ级组(n = 42),Ⅲ级组(n = 49),Ⅳ级组(n = 29)及死亡组(n = 23)与存活组(n = 97),另将162例单纯心衰...
抗病毒免疫作为天然免疫的一部分,在机体抵抗病毒入侵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se,DUB)是泛素化可逆过程的关键介导因子,近年来有多篇文章报道了去泛素化酶能通过调节抗病毒关键因子靶向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和Ⅰ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Ⅰ)的产生来参与抗病毒天然免疫的调控。但是目前尚无能够靶向去泛素化酶调控宿主抗病毒免...
探讨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GDH)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简称CD快速检测试剂盒)对艰难梭菌感染(CDI)的诊断价值。方法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检索有关CD快速检测试剂盒诊断CDI的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进行质量评价,应用Meta 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
了解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状况,以及菌株间的同源性,为预防和控制CRKP的克隆传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12月该院分离自临床各科室的CRKP 22株(K1~K22),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药敏结果进行复核,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Carba NP试验检测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应用PCR技术扩增产酶菌株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并测序,运用...
寻找评价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预后的生化检查标志物。方法 选取某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符合研究标准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腺苷脱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CD4+ T细胞计数等实验室生化检查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宿主主要通过抗病毒免疫反应阻止病毒入侵、复制扩增。病毒在长期的进化过 程中也形成了多种逃逸宿主抗病毒免疫反应的机制,其中包括在痘病毒中发现的可以利用宿主细胞泛素系 统的泛素连接酶,这些泛素连接酶可以在不同水平抑制宿主抗病毒防御机制,其对病毒的复制和传播均具 有重要作用。根据结构特点痘病毒编码的E3泛素连接酶可以分为4类:MARCH 结构域蛋白、P28/RING finger结构域...
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日本血吸虫组织蛋白酶L样(Schistosoma japonicum cathepsin L,SjCLs)基因,并检测所表达SjCLs重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方法 将SjCLs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用亲和层...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及16S rRNA甲基化酶检出情况。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9年1—7月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9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及妥布霉素的MIC50分别...
研究某院2007—2011年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主要基因型及流行情况。方法常规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改良Hodge试验和Etest MBL确认纸条法表型筛查金属β内酰胺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接合试验分析质粒携带基因的转移,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产金属酶细菌的同源性。结果3 297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对碳青...
文章通过学习国内外相关乙型肝炎耐药突变位点文献资料,总结了现有核苷酸类似物常见耐药突变位点及其他可能与药物敏感性相关的突变位点,指导临床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探讨脑脊液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在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38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40例单纯手足口病和2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脑脊液和血清TNF-α、NSE进行检测。结果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组脑脊液和血清TNF-α、NSE水平高于单纯手足口病组和对照组(P<0.01),且患儿脑脊液TNF-α、...
构建含有临床病毒株聚合酶逆转录酶(RT)区的乙肝病毒(HBV)DNA稳定复制细胞系。方法 采用巢式PCR从患者血清扩增HBV DNA片段,利用片段置换反应将该片段克隆到HBV DNA复制载体,并在该载体上引入新霉素抗性基因,在确认该重组DNA体外可复制后,将其转染HepG2细胞,G418筛选,采用real-time PCR结合ELISA及Southern blot检测初筛和鉴定HBV DNA稳定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