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地球动力学 地球重力学 地球流体力学 地壳与地形学 地球内部物理学 地声学 地热学 地电学 地磁学 放射性地球物理学 地震学 勘探地球物理学 计算地球物理学 实验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固体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990条 . 查询时间(1.057 秒)
2021年11月16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该榜名列的科学家均发表了多篇被引频次位于同学科前1%的高被引论文,其学术影响力一览无余。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602人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其中中国内地有935名科学家上榜。AGER主编、国家优青、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蔡建超教授再次入榜,自2020年之后又一次获此殊荣。
2021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亲切会见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代表。此次表彰中,全国地震系统有4个集体被评为先进集体、12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其中1人获“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太阳活动重点实验室田晖、李文显、白先勇、邓元勇,南京大学陈枫,复旦大学杨洋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模型正演验证了磁场诱导跃迁方法测量日冕磁场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该诊断方法;此外,他们还与美国华人学者金萌等合作,理论上验证了把这种方法推广到星冕磁场测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研制新一代的极紫外光谱仪以测量日冕和星冕磁场的需求,为开启我国的天文极紫外光谱探测提供了新...
数字地形分析对于地貌学研究有着天然的联系和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以数字地形分析自动识别复合地貌形态类型的方法研究至今还相当薄弱,这主要是由于数字地形分析目前所擅长计算的各种地形属性尚难以有效刻画复合地貌形态类型在真实世界中的复杂空间结构。
余震是特大地震导致的地震应力变化的一种响应,是地震触发的最常见的观测。现有的经验模型可以用来描述余震的规模和频次,但是对于解释并预测余震发生的地点很困难。此前,一种名为“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因子常被用来解释发生余震的地点,但是这种做法一直存在争议。最近由美国康涅狄克大学的Phoebe devries和同事利用神经网路预测大地震后会出现余震地点,研究发现他们的神经网络比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准确度更高。...
2014年1月10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将2014年度团体成就奖授予赫歇尔空间天文台成像光谱与测光仪(Herschel/SPIRE)团队。皇家天文学会主席David Southwood教授宣布:“两个世纪以来,RAS支持了英国和全世界的天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的工作。我荣幸地宣布2014年度奖章和荣誉的获奖者,这是对达到本领域内最高水准人才所创造的极高成就的表彰。”
近日,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石磊博士等人在新生代风化-碳循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最新研究成果解开了多年来悬而未解的"Be同位素"谜题。
行星际激波可以产生地磁暴、高能粒子、射电暴等,是灾害性空间天气的重要驱动源。如何针对特定的激波事件,了解其在日冕/行星际的形态和动力学特性,预报是否以及何时到达地球轨道,是空间天气研究和预报的关键问题之一。
2021年7月12日,嫦娥五号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发放仪式在北京举行,中科院空间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洋研究员团队获得500mg的珍贵月球样品,将陆续开展相关的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夏少红团队温庚庚博士研究生、万奎元副研究员等,利用主动源OBS广角地震数据开展了纵横波速度结构研究,在南海东北部岩浆活动及地壳伸展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Tectonophysics《构造物理》上。
2021年10月13日,在第二届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ISC)全体大会上,国际科学理事会向全球3位科学家和1个团队颁授首届ISC科学奖,并颁授6名青年科学家奖。
近日,石化经纬西南测控公司XN305队顺利完成威页34平台3口井,共计48段压裂监测施工任务。此次施工的微地震压裂监测仪在近120℃的高温环境下,持续稳定工作近30天,为压裂效果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也意味着该公司微地震压裂检测技术日趋成熟,市场应用进一步拓宽。
近日,依托中国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装置,基金委重大项目JUNA合作组对关键核天体反应19F(p,αg)16O进行了反应截面的直接测量,将测量范围推进到世界最低能区,覆盖了天体物理感兴趣的伽莫夫能区。相关结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并被选为特色物理和编辑推荐的亮点文章。论文第一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张立勇副教授,通讯作...
日,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非课题组连续发表两篇南极地球物理探测相关成果。两篇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和《地震研究快报》(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第一篇题目为“Measurement of ice flow velocities from GPS posit...
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要求对震区水利工程进行深入排查,及时处置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