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学相关记录2412条 . 查询时间(1.562 秒)
2024年3月20日,美国马里兰大学苏立山教授受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兆琦院士邀请,参加了“格微致知—研究生创新特色课程”,作了题为《炎症性疾病的免疫机制:向病毒学习》的报告,国重室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课程。课程由汪兆琦院士主持。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玉忠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rchitecture of symbiotic dinoflagellate photosystem I–light-harvesting supercomplex in Symbiodinium”的研究论文。张玉忠教授、英国利物浦大学刘鲁宁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高军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梁好均(已故)教授课题组的姚东宝特任副研究员等人模仿自然界中分子的复制和组装过程,利用可编程DNA催组装网络调控纳米粒子组装路径,构建了一种可实现纳米粒子自复制与超晶格精准构筑的自复制系统。相关成果以“Programming of Supercrystals Using Replicable DNA-Functionalized C...
大别山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横跨我国华中和华东两大地区,是本区域重要的山脉之一。自2020年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项目启动以来,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共建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组织的植物多样性科考队已经在大别山开展了40余次野外科学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仅发现了莎禾(Coleanthus subtilis)、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su...
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温廷益研究组以微生物和真核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氨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合成和代谢调控机制,阐明氨基酸、核苷酸代谢与肿瘤发生及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解析重要生命活动和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晶体结构,指导蛋白质定向进化,改造酶分子特性;开发高效基因组编辑、新型调控元件、生物传感器等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重要生物基产品和生物制剂细胞...
2024年3月18日,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一伟教授和刘笔锋教授团队在期刊Nature Chemistry《自然·化学》发表了题为“High-Throughput and Proteome-wide Discovery of Endogenous Biomolecular Condensates”的研究文章。同时,《自然·化学》在线发表题为“Identifying Phase Separatin...
近日,继银缕梅Parrotia subaequalis和天目铁木Ostrya rehderiana首次开花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又添一种首次开花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这个预示着迁地保护初步成功的新成员是第三纪孑遗植物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近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旭明团队首先利用直系同源基因的蛋白质和核酸序列以及超保守元件来解析非洲兽总目的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的系统发育树和物种树的研究结果拒绝了海牛和蹄兔是姐妹群的观点。通过AU检验和基因树的一致性检验,拓扑结构的差异支持了象和蹄兔是最优拓扑的姐妹群关系。进一步的位点一致性检验揭示了快速进化位点和具有极大系统发育信号位点对系统发育关系推断的干扰。研究还发现,不完全谱系分选是引起争...
2024年3月14日上午,日本微生物学会理事、鹿儿岛大学农学部副教授池永誠到资环学院化学楼913会议室进行了学术交流。报告由范茂攀院长主持,苏友波副教授翻译,我院师生共30余人参加了学术交流。
2024年3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薛宇教授研究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杂志上发表了题为“Using bioinformatic resources for a systems-level understanding of phosphorylation”专家评介文章,详细论述了利用生物信息学资源,从系统层面理解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研究进展与面临挑战,为今后运用多学科交...
近期,白明团队分别联合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lfried Vogler团队、韩国首尔大学Seunghwan Lee教授、安徽师范大学聂瑞娥团队等,创制一种基于新型近光式昆虫灯诱器(Portable Funnel Light Trap,PFLT),为夜间昆虫多样性定量监测提供新方案;以SITE-100秦岭样地鞘翅目叶甲科昆虫为研究对象,利用线粒体基因组学证据,揭示位于古北区与东洋区交界处的秦岭昆虫群落...
2024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曲静研究组、刘光慧研究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在Developmental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sirtuin-associated human senescence program converges on the activation of placenta-specific gene PAPP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深度...
解析适应性辐射演化背后的分子遗传机制一直是演化生物学的研究焦点。十字花科(Brassicaceae或Cruciferae)既有如拟南芥等模式植物、亦有如白菜、萝卜、油菜等关键蔬菜和油料作物,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全球各地。十字花科的分类学研究历史悠久,但其早期发生的适应性辐射演化造成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依然难以构建一个清晰、稳定的系统发育框架;其快速辐射演化并适应全球高度变化环境背后的机制...
2024年3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朱斌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王隆飞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杂志发表题为“Structures and activation mechanism of the Gabija anti-phage system”的研究论文。
2024年3月5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刘剑峰教授课题组题为“Specific pharmacological and Gi/o protein responses of some native GPCRs in neurons”(神经细胞中一些内源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特异药理和Gi/o蛋白激活效应)的研究论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