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分子生物学相关记录477条 . 查询时间(3.754 秒)
2023年7月19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完成的题为A bacterial-like Pictet-Spenglerase drives the evolution of fungi to produce β-carboline glycosides together with separate gen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强研究组在核酸适体亲和识别机制解析方面取得新进展。赵强研究组致力于环境和健康相关分子的识别传感和分析方法开发。之前,该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研究员李从刚团队等合作,利用核磁共振方法等解析了赭曲霉毒素A的适体复合物结构。近日,合作团队进一步解析了黄曲霉毒素B1的核酸适体的高分辨溶液结构,揭示了核酸适体高亲和、高选择识别的分子机制。
蛋白质结构及其折叠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大自然是否“探索”了所有这些可能?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为人们提供了新线索:日本研究人员着手揭示大自然在多大程度上探索了可能的蛋白质拓扑空间,结果发现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前所未知的蛋白质折叠,扩大了人们的理解并揭示了“蛋白质宇宙”的深度。该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杂志上。
2023年7月12日日,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健康所刘青松药学团队基于药物重定位策略,发现了AKT抑制剂曲西立滨具有靶向STAT5进而抑制FLT3-ITD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AML)并克服耐药的作用。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MedComm。
2023年7月8日,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创建生态草牧业科技体系”项目三“牧草新品种定向分子选育”阶段考核交流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专项首席科学家助理景海春研究员出席会议,来自植物所、遗传发育所、微生物所、青岛能源所、西北高原生物所、动物所、版纳植物园、兰州大学的51位任务骨干参加会议。
2023年6月28日,深圳先进院袁曙光团队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发现临床超级耐药菌MRSA的新靶点。团队通过生物计算的方法筛选对抗MRSA的高活性分子并阐述其多重信号通路调节分子机理。相关工作于在线发表在化学类国际顶级Advanced Science上。
近期,学校杨生超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江会锋研究员团队合作题为“Production of the antidepressant orcinol glucoside inYarrowia lipolyticawith yields over 6,400-fold higher than plant extraction”的研究论文,发表在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一区TOP期刊PLOS...
2023年5月23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在线发表了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学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许琛琦研究组和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宋保亮课题组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Exhaustion-associated cholesterol deficiency dampens the cytotoxic arm of antitumor immunity”。该工作...
物种的适应性辐射(Adaptive radiation),即短期内大量爆发新物种并占领不同生态位的过程,能够快速推动物种形成并丰富物种多样性。高原鳅属鱼类(Triplophysa)是条鳅科鱼类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中数量最多的属,具有生态多样性和快速进化特征。生物地理学与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高原鳅属的起源和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息息相关,是探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物种适应性辐射的...
物种的适应性辐射(Adaptive radiation),即短期内大量爆发新物种并占领不同生态位的过程,能够快速推动物种形成并丰富物种多样性。高原鳅属鱼类(Triplophysa)是条鳅科鱼类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中数量最多的属,具有生态多样性和快速进化特征。生物地理学与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高原鳅属的起源和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息息相关,是探究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物种适应性辐射的...
2023年5月13日,内蒙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内蒙古大学生物学学科”为主题举办了“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牧草与特色作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细胞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接待了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和哲学学院一年级近100名本科生。
2023年5月18日,国际著名期刊《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万建民院士团队题为“The transcriptional hub SHORT INTERNODES1 integrates hormone signals to orchestrate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的论文(10.1093/plcell/koad130),系统阐明了转录因子OsS...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退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原主任莽克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5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2023年5月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团队在《植物生理》(Plant Physiology)上发表了题为Hierarchical regulatory module GENOMES UNCOUPLED1-GOLDEN2-LIKE1/2-WRKY18/40 modulates salicylic acid signaling的研究论文。该团队此前阐明了细胞核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耦...
2023年4月25日下午,生命科学学院杰青(优青)学术报告在雅安校区12教109举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陆华松研究员应学院邀请,担任主讲人,做题为“Balanced between order and disorder: a prospering new phase in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的学术报告。学院近10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