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科学技术相关记录613条 . 查询时间(1.314 秒)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环境危害因子风险评估团队揭示了矿物-有机物络合调控砷吸附和氧化的机制,为砷污染修复材料的科学设计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危险物质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落实《全国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要求,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以下简称综合站)遴选工作,经地方申报、专家评审、现场复核、专题审议,最终确定北京密云水库站(湿地)、内蒙古呼伦贝尔站(草地)、浙江金华上黄站(森林)等55个综合站为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纳入全国生态质量...
2023年1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向社会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名单,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以下简称“版纳生态站”)成功入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鼓励科技工作者将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从源头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了第八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经过各学科领域专家推荐、初评遴选、终评审定并向社会公示,最终确定201篇入选论文,环境学院曾贤刚教授《中国臭氧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健康效应》论文入选。
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浙江湖州举办。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农工党北京市委主委、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受邀参加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发表了题为《生态产品第四产业的发展与实践——以湖州为样本》的主旨演讲。
臭氧污染对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近期,西北工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在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资源挖掘及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领域产出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期刊连续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基础研究领域再创佳绩,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2023年9月21日,Nature Water期刊以“Spontaneous electrochemical uranium extraction from wastewater with net ele...
2023年10月23日,应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杨爱武教授、孙文静教授的邀请,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李洁教授在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3150会议室作了题为“Transforming Coffee waste into High value by-product for Strengthening Concrete”的学术讲座,活动由学院副院长李方教授主持,出席本次讲座的还有来自上海大学...
2023年10月31日,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强化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综合治理 ”新闻发布会,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机动车污染防治处处长张伟介绍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有关情况,并就我省柴油货车新能源替代工作的进展,以及重型车国六b标准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科技与宣传教育处副处级干部王蓓主持。
2023年11月1日,生态环境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江苏苏州签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合作协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2023年10月27日,香港理工大学李铭源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基于基因组测序及模式生物斑马鱼对环境检测及天然药物发现的研究》的学术报告。该讲座系水生所创新系列讲座2023年第22期。
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出席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期间,赴山东省济南市、潍坊市、威海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3年10月25日至28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率团参加香港第十八届国际环保博览,并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本次博览以“绿色跃动:创建零碳未来”为主题,彰显了香港特区政府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决心和定力,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共同推进粤港澳美丽大湾区建设。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香港、澳门等地生态环境部门代表,以及生态环保产业界中外来宾共同参加环保博览开幕式。同期,出席亚洲环保会...
新疆农业大学汪洋老师团队采用调整后的单位面积价值当量法、弹性指数法和地质探针分析法,探讨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机制。通过研究计算表明该区域2000年以来,ESV波动较大,增加了CNY 140.2亿元,特别是在和田河地区。其次ESV的上升主要是由于贫瘠土地向水和草地的转化;ESV损失主要受水转田、草转田的影响。并且人类活动影响或强度(HAI)是ESV空间分层异质性的主要驱动...
新疆农业大学汪洋老师团队基于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修正后的单位面积价值当量法、ESV(Ecosystem Service Value)损益矩阵与双因素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新疆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与其空间异质性归因。通过研究发现新疆地区ESV在2000-2020年间总体上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共计增加了约182.02亿元,且在单项服务功能中,调节服务ESV占据主要地位,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