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科学技术相关记录613条 . 查询时间(2.553 秒)
6月,明媚的阳光下,清澈的尼洋河迂曲回环。河中,沙洲绿树蓬勃盎然,尽显高原生态之美。“现在是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活在这儿很舒服。”家住雅尼湿地旁的西藏林芝市巴宜区立定村村民央吉拉姆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湿地公园的水面海拔2920米。如今的雅尼湿地碧波荡漾、鸟掠芳洲。谁能想到,现在绿意盎然的湿地以前却是有名的荒草滩。
我国西南喀斯特区是全球最大的磷矿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磷化工产业集中分布区。在这一区域,磷化工(湿法生产磷酸)副产物磷石膏固废堆存量高,且每年有新增。巨量磷石膏堆存产生的强酸性渗滤液与碳酸盐岩相互作用,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引发了水污染事件。磷石膏无害化资源化处置利用是源头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当前,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不足40%,无害化资源化技术面临处理成本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制约了区域磷化工...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根据《关于开展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科普研学基地推选命名工作的通知》(内科创发〔2022〕20号)文件要求,通辽市科技馆、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学院和孟家段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联合申报了内蒙古青少年科普研学基地”,并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组织专家评审团综合评审,获批建设。
目前,我国在有毒有害新污染物监测分析、风险评估、排放源溯源、污染物有效去除技术研发与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工作,研究建立了“筛—评—控”逐级识别与分类管理的新污染物治理体系,形成了系列标准、技术规范,有效支撑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关于多氯萘等5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管控要求的公告》,对5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作出了淘汰或限制的规定。截至目前,我国已全面淘汰23种类《...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城市和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欧阳志云研究组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和《环境研究快报》(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东南轻工建材特色产业集聚区固废综合利用集成示范”项目负责人陈庆华教授和各课题负责人、项目跟踪专家等赴泉州举行部分产业化示范基地挂牌仪式暨示范线建设推进会。
2023年6月14日至20日,热带亚洲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训班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行。该培训班由“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资助,版纳植物园联合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国际竹藤组织(INBAR)和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共同举办,旨在分享和讨论热带亚洲地区的保护案例和可持续发展工作,培养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牵头的“电石渣深度净化制备钙基材料低碳技术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
近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公布了2023年国际工程联盟大会(IEAM 2023)《华盛顿协议》闭门会议结果,各正式成员组织全票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华盛顿协议》周期性检查,认为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与其他成员组织实质等效,保持《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身份,延续有效期6年。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连接中原地区与欧亚草原的重要战略通道,于距今4000年左右伴随着日益频繁的跨欧亚大陆文化交流而逐渐形成,并展现出融合了南部中原地区农业与北部欧亚草原牧业的农牧结合经济形态。距今3000年前后,以中原为政治核心区的西周王朝大举扩张。一系列征战及分封举措使得西周王朝与农牧交错带产生了密切互动并控制了其部分地区。然而,目前对于周王室管控下的农牧交错带生计策略知之甚少。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赵纯揭示了降水对青藏高原污染物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成果以Southern Himalayas rainfall as a key driver of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re-monsoon aerosol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为题发表在《npj气候与大气科学》(npj Climate and Atmosp...
近日,许丽佳教授团队在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中科院TOP期刊,IF=8.431)上发表了题为”Study on detection method of microplastics in farmland soil based on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ology”的研究成果。
202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报社于6月5日下午在北京市怀柔区联合举办“科技创新 产业支撑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
2023年6月5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联合体在中国科技会堂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过程工程所牵头研发的“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成功入选。
在202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举行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会议由联合体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联合体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由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支持举办。会议由联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