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抗病虫害育种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抗病虫害育种相关记录303条 . 查询时间(1.488 秒)
近日,郑州大学农学院李付广研究员科研团队在棉花间接防御害虫的遗传机制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发现亚洲棉中无蜜腺性状在中国的传播演化过程中受到强烈的选择作用,揭示了蜜腺发育的关键调控基因,并构建蜜腺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网络,为研究“植物—动物互作”和利用蜜腺性状育种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以“棉花花外蜜腺的遗传进化分析”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
2020年2月28日,ISME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成树研究组牵头完成的题为Population genomics and evolution of a fungal pathogen after releasing exotic strains to control insect pests for 20 year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使用白僵菌防治...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李付广研究员团队在棉花间接防御害虫的遗传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亚洲棉中无蜜腺性状在中国的传播演化过程中受到强烈的选择作用,揭示了蜜腺发育的关键调控基因,并构建蜜腺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网络,为研究植物—动物互作和利用蜜腺性状育种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以“棉花花外蜜腺的遗传进化分析(Genetic and Evolution Analysis of Extraflor...
继2018年在Planta上发表论文阐述一种水稻抗除草剂蛋白质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AHAS)的分子机理后,我院作物所水稻中心方军博士在IJMS(SCI影响因子4.1)上发表论文“Engineering Herbicide-Tolerance Rice Expressing an 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 with a Single Amin...
2019年12月12日,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和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组织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承担的“以‘K326’为主要底盘品种的烟草全基因组模块构建”和“烟草多亲本高世代互交系构建及抗真菌性病害烤烟新品种培育”项目进行了验收。项目组分别汇报了总体研究进展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回答了相关质询。经专家组充分讨论和评议,一致同意两个项目通过验收。
2019年12月24日,生物技术研究所邀请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和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对承担的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项目《闽恢3301的三个主效稻瘟病抗性基因改良系的培育及评价》进行结题验收。
2019年12月24日,生物技术研究所邀请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和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对承担的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项目《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克隆及分子标记体系建立》进行结题验收。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作物育种”专项项目“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年度总结交流会在湖南长沙举行。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主办,湖南农业大学承办。来自全国26个参加单位的学术骨干参加了本次会议,本项目课题六主持人、经作所浦惠明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参加会议,油菜团队负责人张洁夫研究员作为项目特邀专家参加会议。
2019年12月6日下午,由我院林果所草莓课题组高清华研究员主持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草莓分子辅助育种新种质创制与抗炭疽病新品种选育研究”顺利通过验收。项目育成草莓新品种“申琪”,在区试过程中,使用茎尖脱毒结合高架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同时形成了配套栽培技术(包括花期调控、水肥一体化、蜜蜂授粉等关键技术)。新品种易成苗,生长势强,早熟稳产,果实单果平均28g,果面鲜亮,色泽丰富,肉细汁液多,适口性佳,同...
谷子曾经是我国北方主粮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上发挥过举足轻重作用。谷子具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水分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营养丰富等突出特点,被认为是环境友好型、战略贮备作物。但是,我国谷子生产面积由六、七十年代的1000万公顷逐渐萎缩至目前的100万公顷左右,主要原因是由于谷子不抗除草剂、生产成本高等制约着谷子生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谷子营养保健等杂粮作物需求旺盛,急需选育出抗除草剂谷子品种...
2019年11月20日,上海市科委组织专家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承担的农业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优质抗病黄瓜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编号:16391901100)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张红梅副研究员的工作汇报,审阅了相关验收材料,并进行了质询。经认真讨论,认为该项目完成了计划任务书中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验收材料完整、详实、规范,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并对后续研究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2019年11月11日,应生物中心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宿振起教授做客舜耕论坛,作了题为“小麦赤霉病抗性主效QTL-Fhb1的克隆及育种利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科研处副处长韩宗福主持,来自生物中心、作物所等单位的3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报告会。
近日,从河北省科技厅获悉,邯郸市农科院小麦研究室完成的“小麦骨干亲本邯4032的创制及多抗邯麦系列品种选育”荣获2019年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通过创制骨干亲本,创新后代选择技术,改进品系鉴定方法,历时三十余年,攻克了多抗基因难以聚合、多个优异性状难以协调统一的技术难题;发明了一种小麦高效育种新方法,创新形成了抗逆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创制出我国育种利用广泛的骨干亲本邯4032及衍生种质,育成邯...
2019年11月1日,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环所主办,京津冀果蔬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联合实验室、北方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京津冀果蔬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联合实验室第四届青年学术交流会暨北方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第三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处处长杨国航主持开幕式,副院长王之岭到会并致辞。
2019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武汉召开了“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Groundnut Bacterial Wilt Working Group and Cooperative Projects Reviewing”(国际花生青枯病工作网与合作项目研讨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花生青年专家徐永菊博士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