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抗病虫害育种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抗病虫害育种相关记录303条 . 查询时间(1.581 秒)
超亲分离是指在后代中产生极端表型,是培育新品种和提高作物农艺性状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棉花属于异源四倍体,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高度相似导致复杂的后代重组。根结线虫是棉花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农田有害生物控制学科组王从丽研究员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Philip A. Roberts教授长期合作进行棉花抗根结线虫的机制研究。通过形成不同的自交、回交和测交等分离群体进行遗传和表型分析发现:棉花抗根结线虫不是由简单的一...
近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柴继杰课题组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植物育种研究所的Jane Parker课题组、Paul Schulze-Lefert课题组合作,发文揭示了植物TNL类抗病蛋白RPP1直接识别并结合效应蛋白ATR1、形成抗病小体并作为全酶催化NAD+水解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促进了TNL下游免疫通路信号传递机制的研究,为理解植物TNL类抗病蛋白活化机制提供了范式。更重要的是,该研究将为抗病作物的育...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张正光教授团队在“eLife”发表题为 “A self-balancing circuit centered on MoOsm1 kinase governs adaptive responses to host-derived ROS inMagnaporthe oryzae”的研究论文,解析了稻瘟病菌蛋白激酶MoOsm1磷酸化/去磷酸化监测水稻活性氧、控制自身致病力,维持半活...
多数病原微生物通过媒介昆虫(简称虫媒)通过刺吸和吸血等取食过程从感染宿主传播给健康宿主,引起虫媒疾病。多数虫媒病毒病至今缺乏像临床药物和疫苗等在内的有效控制手段,在人及动植物领域,对于新发突发虫媒病毒病均只能在暴发后采取被动控制措施。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虫媒病害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周家炽先生是我国第一个病毒研究室的创始人,他早期通过研究线虫传小麦蜜穗病的发生规律,在1946年发表研究论...
近年来,广东、海南等传统香蕉优势产区的受枯萎病、市场、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种植面积大幅锐减。2019年“桂蕉9号”在广东肇庆、高州试种获得成功,引起许多广东种植户对“桂蕉9号”极大兴趣,为更好的示范推广“桂蕉9号”, 11月17日,生物所与广西丰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织广东阳江、恩平、 开平、东莞、惠州、肇庆、清远等地60多人香蕉种植户到南宁市金陵镇邓圩村定西坡参观广西铭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春植的...
2020年10月29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邀请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浦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专家在南平市建阳区溪口对我院生态所选育的牧草新品种‘闽西新桥薏苡(Coixlacryma-jobi L. ‘MINXI XINQIAO’)’进行现场鉴评,专家组在察看种植现场、实地测产、听取课题组汇报、查阅相关材料并经质疑、讨论后一致同意牧草新品种‘闽西新桥薏苡’通过院非主...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姜道宏教授研究团队在作物病害绿色防控研究取得最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该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DNA病毒SsHADV-1介导的核盘菌无致病力菌株DT-8进行油菜种子生物引发,促进作物抗病增产的新技术,并从微生物组群落结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方面阐述了潜在的防病增产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功能基因组学与利用团队吴劲松研究组以渐狭叶烟草为材料,综合利用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手段,发现了一个轻微受茉莉酸信号调控,但是基本受到转录因子WRKY3及WRKY6调控的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基因NaKTI2。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Kunitz型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域,而且本式烟瞬时超表达的结果显示它具有较高的蛋白酶抑制剂活性。该基因沉默后,植物上的害虫生长...
2020年10月14日,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顾卫红研究员主持的市农委种业发展项目《优质抗病西瓜新品种的选育》通过了专家组验收。该项目创制了多份抗西瓜枯萎病兼具优质丰产性状的西瓜新种质,并且通过多年试验育成了西瓜新品种‘申蜜6号’,该品种在枯萎病严重发生的西瓜重茬地中表现出对枯萎病高抗病性,并且品质和口感与‘早佳’相当,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均高于‘早佳’,综合表现优异,特别适合上海及周边...
2020年10月8日,生物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洪晓月教授课题组的题为“Stable introduction of plant virus-inhibiting Wolbachia into planthoppers for rice protection”长文研究论文(article),研究成果为农业害虫的防治找到一个新途径和指明...
玉米不仅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农作物、饲料及工业原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单子叶模式植物,其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平均高达12% ~ 19%。目前,尽管植物抗虫分子机理在某些植物,如拟南芥、野生烟草和番茄等物种中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关于玉米抗虫机制的研究却很少。研究表明次生代谢产物丁布类化合物(benzoxazinoids,BXs)是玉米中重要的抗虫物质,并且其合成途径在玉米中也被广泛研究,但是关于该类化...
北京时间2020年9月10日,南京农业大学董双林教授团队与德国马普化学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合作,在生物学著名期刊《Current Biology》发表了题为“The molecular basis of host selection in a crucifer-specialized moth”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十字花科植物专食性重要农业害虫小菜蛾利用植物防御物质异硫氰酸酯(Isoth...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冯献忠研究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窦道龙研究团队通过对大豆自身免疫相关的类病斑突变体(lmms)的遗传筛选,鉴定了两个等位基因突变株(Gmlmm1-1,2),图位克隆证实该基因编码一种Malectin样受体激酶。GmLMM1的功能缺失突变体表现出细胞死亡、PTI活化和活性氧积累,对细菌和卵菌病原体的抗性增强表型,在使用flg22处理后,ROS迸发显著增加,触发抗病免疫反...
2020年9月1日,在厦门召开的2020年全国烟草新品种审定会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总公司山东省公司和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特征香韵烤烟新品种“玫瑰香韵特7”全票通过了审定。
植物寄生线虫是全球性的粮食作物病虫害之一,我国每年遭受线虫病害的作物种植面积高达上亿亩,造成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近来,我校生物学院、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研究单位联合解析了植物病原物攻击宿主植物的“秘密武器”。9月4日,国际顶尖期刊Molecular Plant以“Nematode-Encoded RALF Peptide Mimics Facilitate Parasitism throug...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