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实验动物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医学实验动物学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2.001 秒)
2018年9月21日,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秦川教授与香港大学新发传染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国勇院士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新发再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并举行了揭牌仪式,张学副院校长以及50余位研究人员出席了成立仪式。传染病领域专家袁国勇院士、王辰院士、张学教授、金奇教授、卢金星研究员、徐建青教授、秦川教授、王健伟教授、王大燕研究员、曹彬教授、秦成峰研究员等被聘请为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医学实验...
2018年7月23日,Nature Microbiology(IF2017=14.174)在线发表了我校动物医学院沈建忠院士团队的题为 “Anthropogen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igh prevalence of mcr-1 carriage in humans across China”的研究论文。在沈建忠院士前期主持的“...
近日,我校实验动物中心李耿副教授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12)发表了题为“Zika virus infection induces hostinflammatory responses by facilitating NLRP3 inflammasome assembly andinterleukin-1β secr...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春晖计划)主办、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侨联、英国陕西同乡会协办的“英国华人高级学者团陕西交流访问”西北工业大学站的学术交流会于7月15日在长安校区数字化大楼第五会议室举行。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主任傅莉、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张富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代富平、理学院副院长张秋禹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的主旨是促进在英华人高级学者与陕西省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帮助陕西高校快速发展...
日前,世界著名出版集团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了“2016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我校化学学院李越湘(“能源”类榜单)、江西省医学科学院闵卫平(“医学”类榜单)、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阮榕生(“农业和生物科学”类榜单)教授入选。在2014、2015年度,李越湘、闵卫平和阮榕生三人亦入选该榜单。“2016年中国高被引...
日前,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科研团队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世界首例白化西藏小型猪,同时敲除了与免疫相关的基因,这标志着自主构筑的基于小型猪受精卵制备基因修饰猪的平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在此之前,全世界尚未有纯白藏猪的先例。这项突破性成果不仅可以迅速实现实验用白化西藏小型猪的大规模繁殖,并且对于实验动物学、生物医药以及临床医学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大意义。
心脏再生医学是当今生物医学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揭示心脏再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具有重大的基础和转化研究意义。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熊敬维实验室最新发现, 染色质重构因子Brg1调控斑马鱼心脏再生。相关研究于2016年12月8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
树鼩是与灵长类亲缘关系最近的非灵长类哺乳动物。与使用啮齿类模式动物(如大、小鼠)的研究相比,以树鼩为模式动物的生物医学研究可能也因此而具有更大的临床转化价值。同时由于树鼩体型大小与大鼠相近,其饲养、繁殖和管理成本相对较低,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作为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的替代品。我国科学家在开展以树鼩为模型动物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树鼩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基于树鼩模型的肝炎疫苗研制等。
2016年4月15日,湖南省卫计委组织由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王维教授和莫朝辉教授领军的团队开展的新生猪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小样本临床研究进行中期评审。专家组认为:新生猪胰岛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临床小样本研究项目临床研究过程严谨,中期结果可靠,异种胰岛移植临床研究结果已非常接近人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临床疗效,并证实了猪异种胰岛移植的生物安全性,项目研究结果达到国际领先...
猪和人类有相似的心血管系统、代谢特征和器官大小。因此,近些年猪逐渐成为研究能量代谢、人类肥胖和器官移植的理想医学动物模型。数千年的人工选择已经使家猪具有了巨大的表型多样性,例如,不同的品种猪的脂肪和肌肉含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这些品系是研究脂肪沉积和肌肉发育的研究很好的模型。LincRNA是一类长链非编码RNA,在包括转录调控的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鉴定了4515个猪基...
2014年7月14日,杨敏、罗世能、徐宇平、潘栋辉、赵富宽、黄洪波、王立振等的“肿瘤模型的构建及在PET/SPECT评价新药中的应用”获中国实验动物学会2014年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近日,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向赵国屏院士颁发了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在人类和病原基因组方面的贡献。赵国屏院士是普渡大学农学院第一位华人荣誉博士,他曾在SARS期间主持了SARS分子流行病学和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的工作,该工作为认识疾病的动物源性、发现病毒从动物间到人间传播过程中变异和适应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在该所研究员姚永刚、徐林指导下,博士研究生冯月梅、贾云芳与硕士研究生苏凌燕等从细胞、啮齿类动物模型出发,对海洛因成瘾病人展开研究,发现毒品成瘾过程中的生物学标记,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噬》上。
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唐惠儒研究组在研究模型肝毒素四氯化碳对大鼠的多器官代谢表型影响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结果已于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杂志》上(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2012, 11 (7), 3848–3859, DOI: 10.1021/pr3003529)。
2012年5月11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媒介实验动物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昆泰嘉禾酒店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秘书长秦川、副秘书长赵宏旭,秘书宋晶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助理刘起勇。来自全国各地的31名专业委员会委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