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楚汉文化研究 >>> 汉画研究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汉画研究相关记录101条 . 查询时间(3.847 秒)
沂南县界湖镇北寨村是一座山峦环抱、 汶河环绕的村子,临沂市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北寨墓群就 位于此地,其中出土的画像石在我国考古领域内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许多插图均来自于此。其中1号墓在墓门和主室内布满画像,内容丰富,具体刻画了当时豪强大族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画像雕刻细腻,技法多样,气魄雄浑,是汉画像石艺术发展兴盛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佳作。该画像石墓也是汉代民间匠师创作的...
2010年3月28日,来青岛参加学术研讨的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顾森对汉画像砖博物馆的1300余件馆藏品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对汉画像砖的保护利用。同时参加学术研讨的北大知名教授朱青生也表示,对汉画像砖这一承载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文物种类,不应只通过私人收藏抢救的方式来保护,而应该有更多部门参与进来,进行系统化的保护。
西汉画像石的榜题伴随画像石的艺术发展应运而生,这种榜题书法艺术与汉画像石同呼吸、共命运、密不可分,协调一致。山东嘉祥狼山屯画像残石榜题(见图),字:“西室中下,入城丈九尺。”此残石为一汉墓封门石,为石工随意所刻记,该石质地粗糙,笔画无明显的波挑变化,其中一些字和一些字的偏旁仍带有浓厚的篆书笔意,如“入”、“尺”等字。所刻文字挺劲,结字疏密开朗,笔画横平竖直,雄劲简捷,体势舒展大度,给人以苍劲简质之...
己丑仲秋,有山东邹城行,承邹城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邵泽水先生好意,惠赠“四面人脸”汉画像石刻拓片一幅(上图)。泽水先生告知,2009年2月春节长假刚过,就接文物普查人员报告:发现一块被弃的人脸画像石刻。凭着丰富的专业经验和职业的敏感,泽水先生即赶赴现场,将该石收置于孟府作永久收藏。 泽水先生介绍:此石出土于距地表下约1米处,出土处地表散布大量汉代陶片,是一处典型的汉代遗址。该石高0.45米、长0.40...
中国首届汉画像砖艺术节     汉画像砖  艺术节  首届       2009/12/11
近日,记者从青岛市收藏与鉴赏研究会获悉,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国学文化,展示、研究青岛丰富的汉画像砖收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经中国汉画学会批准,将于2009年11月1日~11月3日在青岛举办“中国首届汉画像砖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节”)。
济宁市嘉祥县武氏祠大门东侧的武氏墓群石刻标志碑显示着这个祠堂的特殊地位。仿造汉代阙门修建的武氏祠大门,传达出这座祠堂的悠久历史。穿过阙门,一条青砖铺设的道路伸向远方,道路的尽头是汉代风格的第一展室——阙室。为妥善保管“国保”文物,济宁市有关部门于1964年将双阙、双狮原位址、原方位就地提升,建立这所高大宽敞的阙室。
2009年10月11日在嘉祥县城东新挖人工湖施工取土过程中,发现两座东汉墓葬,其中一座墓葬的天井上方有一块浅浮雕的雕龙汉画像石,填补了嘉祥县浅浮雕汉画像石方面的空白。
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与大运河     武氏祠  嘉祥  大运河       2012/3/9
武氏墓群石刻座落在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北麓,是东汉桓、灵帝时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石构装饰建筑。它生动地再现了汉代以前的社会生活,被誉为研究“中国汉代以前历史的百科全书”。题材内容之广泛,思想内涵之深邃,雕刻技法之精美,居全国汉画像石之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它超过了同时期埃及的金字塔和希腊的瓶画,堪称“世界一绝”。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氏墓群石刻坐落在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北麓,是东汉桓、灵帝时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石构装饰建筑。它生动地再现了汉代以前的社会生活,被誉为研究“中国汉代以前历史的百科全书”。题材内容之广泛,思想内涵之深邃,雕刻技法之精美,居全国汉画像石之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它超过了同时期埃及的金字塔和希腊的瓶画,堪称“世界一绝”。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济宁邹城市普查人员2009年3月在唐村镇前葛村发现一方柱形四面人脸画像石刻,国内较为罕见。据实地调查,四面人脸画像石刻出土于前葛村西50米处,距地表深约1.0米左右,出土地是一处典型的汉代遗址,地表散布大量陶片。石刻高0.45米,长0.40米,宽0.27米,四面均刻画像,两面较宽,两面较窄,每面的形象均为人脸,眉、眼、鼻、咀、耳部清晰简略。整个人物形象尖帽,长耳,高鼻,深目,拱手,下部当为腿,...
活着的石头     嘉祥  画像石  汉画       2012/3/9
透过这一幅幅梦幻般的画面,我们仿佛沿着时光隧道回溯到1800多年,漫游于古老的历史长河,与古人摩肩擦踵,在和古人对话。是的,我们回到了汉代,我们看到,汉代以前的历史沉淀在天青石上,汉代的政治、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一幕幕场景活跃在天青石上,汉代人浪漫的想象和自由的意志放飞在天青石上。历史总是漫漶不清的,而汉画像石所演绎的层层叠叠的历史,所描绘的世俗社会的生活,所刻画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竟还是如此的...
汉画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画像石  汉画   汉画像       2012/3/9
2008年4月14日晚,曲阜师范大学首届“孔子文化月”系列学术讲座第五场在孔子文化学院洙泗讲堂举行。中国汉画学会理事、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博士郑先兴教授作了一场题为“汉画研究的现状与趋势”的精彩报告。孔子文化学院院长杨朝明教授主持了报告会。孔子文化学院师生及其他院系同学百余人齐集一堂,聆听了讲座。
在山东省博物馆“石刻艺术”展厅,常年陈列着一批我国两汉时期特有的珍贵文物——画像石,它们是汉代奉死如生的坟墓文化的产物,亦是画刻兼施的精美石雕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形象化的内容,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成为了解、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诸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们所携带的社会文化信息不断地激活后人的思想,打开人们的思路,予人艺术的启迪。
微山县微山岛乡万庄村村民日前在施工掘土过程中发现一古墓群,截至2007年10月19日已出土文物百余件。微山县文管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该县近年首次出土铜印,同时在西汉古墓中出土青瓷器也极为少见。
2007年5月15日,邹城市汉画像石拓片精品展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举行开展仪式,邹城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永玲为展览剪彩,邹城市文物旅游局负责同志出席开展仪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