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工程学 >>> 环境系统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环境系统工程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2.063 秒)
自然资源是实现人类福祉和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但其生产、消费和处置过程会对社会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作为资源消耗和经济发展大国,了解中国物质材料生产、消费和处置规律不仅能为我国资源高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支撑,同时也能为其他新兴经济体提供经验借鉴。
近日,劲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劲旅环境”)首发成功过会,环卫板块即将再添一家上市公司。据了解,劲旅环境是一家专业从事环境卫生领域的投资运营管理服务及装备制造业务的环卫综合服务运营商。深耕环卫领域近二十年,劲旅环境的主营业务包括城乡环境卫生的清扫保洁服务,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与转运服务、垃圾中转站、公厕等环卫设施的投资运营服务,以及环卫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近日,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批复,为该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是“十三五”国家部署的十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旨在提高我国授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授时精度,对基础产业、科学研究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项目作为国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迅速建立防控机制,阻断了COVID-19在中国的大范围传播。科学分析中国的防控措施,对解决防控行动的争议、为其它国家借鉴中国经验有重要意义。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戎课题组与国内外团队合作,梳理能源数据和卫星遥感两种不同资料,将2020年相对2016-2019年同期每日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作为新指标,与每日新增病例数变化率建立大数据统计学关联,预测控制强度和控制时间...
近日,由过程工程所牵头研发的“钢铁行业多工序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入选“2019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评委会认定该项技术为“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过程工程所朱廷钰团队联合河钢集团、中冶焦耐、中钢天澄、中科院生态中心十余年攻关,基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过程控制理念,研发了覆盖烧结、球团、焦炉、高炉、转炉等重点工序的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为钢铁行业全...
近日,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睿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Synthesis of silica@C-dots/phosphotungstates core-shell microsphere foeffective oxidative-adsorptive desulfuriz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with less oxidant(二氧化硅、多金属氧酸盐、碳量子点三...
2018年11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201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校两篇论文入选“201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论文入选数并列全国高校第10位,位列双一流建设高校第9位。论文作者分别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李光耀教授团队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曾光明教授团队。李光耀教授团队学术论文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在国家“一带一路”和全球化发展战略中,材料先行是关键,也是必然。“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自然环境严酷,材料面临严重的腐蚀问题,材料及装备加速腐蚀失效是制约“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技术瓶颈。因此,开展在东南亚地区材料环境腐蚀试验和数据积累,进而指导港口建设、海洋工程和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应用,迫在眉睫。本次建站工作由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张达威教授、柳伟教授、泰国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林燕副教授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及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在日本开展合作博士后研究期间(2006年),林燕以第一作者身份于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杂志(影响因子:3.376)发表了题为“Ethanol fermentation from biomass resources: Current state and pros...
2016年5月20日,英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Holly White女士,英国驻穗领事馆科技处首席代表刘明女士拜访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所长。White介绍了“牛顿基金”主要围绕健康生命科学、环境技术、食品与水安全、能源、城镇化、教育与创意经济领域开展工作,旨在培养和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国际学术能力。未来英方将进一步在抗生素耐药性领域与中国科学家开展合作,并积极支持研究所和英国生态水文研究中心举办...
2016年1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室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种重金属吸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1410068134.7)。当前,我国地表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湘江、海河、太湖等在内的各大江河湖库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镉、铅、铜、汞、铬、镍等重金属超标现象非常严重。地表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引起我...
2013年1月19日,大连理工大学从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依托我化工环境与生命学部两个教授团队申报的“大连市功能化学品合成及应用工程实验室”和“大连市先进分子筛催化剂工程实验室”两个工程实验室获批组建(大发改高技字〔2012〕729号)。
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郭玉晶老师在石墨烯纳米杂化材料的合成和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著名期刊《ACS Nano》(IF: 9.855)上发表相关论文2篇(2010, 4, 4001–4010和2011, 5, 1282-1290)。
中国科学院安芷生院士研究群体提出:“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的动力学” 2011年8月5日,美国《Science》杂志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芷生院士联合中外科学家获得的原创性重大成果——“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的动力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