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园艺学 >>> 食用菌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食用菌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2.361 秒)
2024年5月28日,农业农村部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举行。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果蔬生产与加工装备团队首席宋卫东研究员当选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人才团队在食品科学领域权威期刊Food Bioscience(中科院大类一区,IF=5.2)在线发表了题为“Edible fungus-derived bioactive components as innovative and sustainable options in health promotion”的综述文章,研究总结了食用菌中多酚、萜类以及洛伐他...
按照《中国菌物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菌物发字2018[1]号),由中国菌物学会组织,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临县农业农村局、山西菇隆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起草的团体标准《临县枣木香菇Linxian jujube wood Lentinula edodes》已完成社会面征集意见公示,并通过专家审定,现予以发布为本会团体标准,标准编号为《临县枣木香菇Linxian juj...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媛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论文《仙草多糖褐色多酚金属框架微凝胶递送高活性益生菌,协同调控肠肝轴缓解肝损伤》(Natural phenolic-metal framework strengthened Mesona Chinensis polysaccharides microg...
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不断攀升,而动物性蛋白的生产对粮食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食用菌是优质蛋白质来源之一,体现在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各氨基酸组成比例较为理想、消化率范围合理等方面。同时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在菌菇蛋白利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原料基础,所以发掘具有较高蛋白质利用价值的食用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全世界产量最高的食用菌种类,其蛋白质含量在所...
2023年7月27-30日,为期三天的全国菌物多样性与系统学讲习班在云南省昆明市圆满落下帷幕。共有二十三个省份的17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讲习班由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多样性及系统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易菇网承办,西南林业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协办,是菌物研究领域的一场重要学术活动,围绕菌物多样性与系统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深入讲解,本次讲习班成员年轻学员占比较多,为我国菌物研究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
近日,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晨副教授团队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Hericium erinaceuspolysaccharides and the mechanism of anti-T2DM by modulating the ...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收集了中国18个省(直辖市)32个羊肚菌栽培基地的病害子囊果,结合ITS扩增子测序分析、显微镜检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对羊肚菌真菌性病害的流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Diploosporalongispora(75.48%),Clonostachyssolani(5.04%),Mortierellagamsii(0.83%),Mortierellaamoeboidea...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刘宏伟与魏生龙团队合作在多糖领域权威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IF=10.732, Top 2.78%)上在线发表了题目为“Polysaccharides from Lyophyllum decastes reduce obesity by altering gut microbiota and increasing energy expenditure”的文...
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兼木耳类产业分会会长、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品种改良岗位科学家姚方杰率领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食用菌遗传育种与高效栽培研究,秉承“由基础研究入手、从根本破解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思路,开展以黑木耳为主、长白山珍稀菌为特色的食用菌“芯片”(种质资源)表型到基因组的系统攻关研究。近年,团队开启黑木耳功能性品种选育研究,对不同黑木耳种质资源的营养、活性成分等重要品质...
航天生物技术利用航天飞行器搭载生物体至太空,通过太空的强辐射和微重力等部分种质资源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在基因型层面出现产量及品质明显提升、抗病能力变强等都是种质资源身处复杂宇宙环境作用下可能产生的“有益”突变。
乳菇Lactarius spp.因子实体受伤后分泌乳胶状汁液而得名,在云南被百姓形象的称为奶浆菌,分类学上隶属伞菌纲Agaricomycetes红菇目Russulales红菇科Russulaceae,为典型的EM真菌,广泛分布于温带及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乳菇与红菇Russula及另外两属Lactifluus/Multifurca一起构成红菇科下一个独立的菌根真菌支系。有趣的是,这一支系不同亚类群之...
在河南省重大公益专项:食用菌精深加工及保健食品创制关键技术及产业示范(201300110200)和精准营养与健康食品研究(CXJD2021006)项目资助下,与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张岩研究员团队合作,对秀珍菇多糖结构鉴定,该成果以“A glucomannogalactan from Pleurotus geesteranus: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chain ...
2022年3月21日,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段俊研究员的科研团队和广州双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食用菌品种“中科1号红松茸”(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Zhongke1’),通过了由广东省种子协会组织的专家组现场品种鉴定。
2022年3月12日,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牵头组建的“科创中国”农业微生物产业科技服务团围绕地方食用菌产业发展创新需求,联合福建省食用菌学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农村科普服务中心等在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郑坊镇,共同主办了“食用菌绿色循环栽培”暨“生态种养‘莓’好‘菇’事”科技开放日。热心市民、中小学生和新闻媒体记者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