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质学 陆缘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2 秒)
“威尔逊”旋回高度概述了地球板块构造运动的第一级模式特征:新大洋打开-大洋板块俯冲-板块群汇聚-主洋盆闭合-大陆碰撞,旋回周期约4-6亿年。2024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自显生宙(ca. 5.4亿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存在一些比威尔逊旋回更短暂的构造与岩浆活动旋回。在1000-5000万年内,许多非碰撞性的主动大陆边缘经历了多期次的挤压-伸展构造体制转换,以及岩浆活动的峰期与间歇期转变(我们将这类旋回...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李伟带领的“海底地貌与沉积动力学”研究团队,联合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探究了南海西北部平缓陆坡区(<0.5°)一个孤立存在的海底峡谷群,并揭示了其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研究成果发表《地貌学》(Geomorphology)上。
2023年6月19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研究员李伟的“海底地貌与沉积动力学”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多位科学家,系统研究了南海西北部平缓陆坡区(<0.5°)一个孤立存在的海底峡谷群,并揭示了其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地貌学期刊Geomorphology(《地貌学》)上,李伟为论文第一作者,李伟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陈泓君为本文通讯作者。
2023年1月4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孙珍研究员团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方念乔教授团队,在南海北部陆缘晚白垩世构造演化研究取得最新进展,成果发表在地学期刊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海洋湖沼学报》)上。张哲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孙珍研究员与方念乔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南海北部陆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复杂,该区域经历...
可变形板块运动和地表动力地形是板块与地幔耦合的重要指示标志。东亚陆缘(图1)深部以地幔过渡带内发育大型水平板片为特征。然而,这一特征的板片结构是如何演变的、它又如何与板块运动、板内变形和动力地形相耦合,人们对其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构造演化与模拟研究团队副研究员张翠梅、研究员孙珍,联合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Gianreto Manatschal 及中国海油勘探专家庞雄在南海北部陆缘同裂陷期岩浆作用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冈瓦纳研究》。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构造与模拟”研究团队李付成助理研究员和孙珍研究员等,在南海大陆边缘破裂方式及控制因素上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10月6日发表于《构造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岩石学研究团队的但卫副研究员、王强研究员及合作者最近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中三叠世的被动陆缘岩浆作用。青藏高原中部由松潘-甘孜、北羌塘和南羌塘组成(图1)。在南羌塘北缘分布有面积超过4000 km2的基性岩墙群,离子探针锆石U-Pb精确定年表明其形成于~239 Ma,早于南、北羌塘中间的古特提斯洋闭合的时间(~233 Ma),表明其形成于被动陆缘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构造与模拟学科组孙珍团队在被动陆缘伸展模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果在地球科学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发表,题目为The continental extension discrepancy and anomalous subsidence pattern in the western Qiongdongnan Basi...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