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肿瘤学 血液”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0.14 秒)
血液肿瘤科:有种“腹痛”可能是淋巴瘤(图)
血液肿瘤科 腹痛 淋巴瘤
2024/8/27
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吴攀的门诊诊室来了一个高大阳光帅气的小伙子,这个帅小伙叫小豪(化名),今年18岁,身高183cm,高中二年级理科班学生,不仅是人长的高大帅气,而且学习成绩还十分优异,体育也擅长,是一名体育特长生,健康阳光的他曾是一名淋巴瘤的患儿,这次是来长沙参加体育集训,顺道来曾经救治过自己的“吴伯伯”这儿复诊。
血液蛋白有望提前7年揭示癌症风险
血液蛋白 癌症 人口健康
2024/8/6
英国牛津大学人口健康中心科学家开展的两项最新研究发现,血液中的一些蛋白有望提前7年揭示癌症风险。研究团队认为,其中一些蛋白不仅可以比现有方法更早地检测出某些癌症,还有助于早期治疗或完全预防这些癌症。相关论文发表于15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
机器学习可用更少血液更早筛查癌症
癌症 乳腺癌 转化医学
2024/1/26
美国希望之城下属转化基因组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发并测试了一种创新的机器学习方法,有朝一日可用更少的血、更早地发现各种癌症患者。研究论文发表在24日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喜报!肿瘤科 、血液内科,入选2023年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图)
广东省 临床重点专科 暨南大学
2024/3/21
喜报!肿瘤科 、血液内科,入选2023年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2023年4月22-23日,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与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暨国家儿童监测报告会暨儿科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大会在武汉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区的卫生健康委、儿童肿瘤监测机构及临床专家参加了此次盛会。
我国科学家发现血液中的嵌合常染色体变异有望作为一类新型标志物预测肺癌的发病风险
血液 染色体变异 新型标志物 预测肺癌
2024/1/23
合肥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成为“安徽省罕见血液病联盟”成员单位(图)
合肥肿瘤医院 肿瘤综合治疗中心 罕见血液病
2022/9/23
2022年9月14日,隶属于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安徽省罕见血液病联盟正式为合肥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授牌,正式宣告合肥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成为安徽省罕见血液病联盟成员单位。
CAR-T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获新进展
CAR-T治疗 血液肿瘤 白血病
2023/6/8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课题组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杜欣、翁建宇课题组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治疗血液肿瘤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结果阐明C3aR共刺激分子可以增强CAR-T抗血液肿瘤的作用。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俄开发能找到血液中癌细胞的新技术
黑素瘤细胞;激光辐射发热;超声波信号参数
2022/4/7
科技日报莫斯科2021年12月20日电 (记者董映璧)俄罗斯萨拉托夫国立大学科研人员确定了黑素瘤细胞受到激光辐射发热并产生的超声波信号参数,从而开发出找到血液中癌细胞的有效技术。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丁克峰教授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血液循环肿瘤DNA可用于结直肠癌术后复发风险预测(图)
血液循环肿瘤DNA;结直肠癌;术后复发
2021/9/22
2021年5月17日,由中肿牵头联合复肿和浙二组成的多中心研究团队在国际肿瘤学知名期刊《血液学与肿瘤学》在线发表题为《术后循环肿瘤DNA可作为II/III期结直肠癌复发风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成果(点击文末链接阅读原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王峰教授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丁克峰教授共同开展了这项多中心研究,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陈功教授(中肿)、...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科研团队联合证实血液中的肿瘤信号可早四年发现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血液 肿瘤信号 自然·通讯
2020/7/27
2020年7月21日,《自然·通讯》发表一项由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陈兴栋青年研究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吕明教授等领衔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血液无创检测可以比常规诊断提前四年发现癌症(Non-invasive earlydetection of cancer four years before conventional diagnosis using a blood test)”。本研究共同第一...
北京时间2020年7月21日晚,《自然.通讯》发表了由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和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科研团队的成果《血液无创检测可以比常规诊断提前四年发现癌症》。该团队由青年研究员陈兴栋等领衔,对复旦大学牵头建设的泰州队列的部分血液样本进行了长期、系统的癌症早期检测研究。研究发现,对于结直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和胃癌等5种常见恶性肿瘤,在达到现有临床确诊金标准之前,甚至在病人出现自觉症状前,早期的...
2019年3月,美国癌症学会(AACR)会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临床肿瘤研究》,影响因子10.199)以论著形式发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团队的“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第一次缓解期清髓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优于化疗”的前瞻研究成果,为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第一次缓解期巩固治疗选择提供了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对它的治疗,一般主要采用化疗与...
狗的气味受体比人类精确10,000倍,使它们对我们无法察觉的气味高度敏感。一项新研究表明,狗可以利用其高度进化的嗅觉从癌症患者身上挑选出血液样本,准确率接近97%。结果可能导致新的癌症筛查方法,这种方法既廉价又准确,而且不会侵入。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液活检可发现早期肝癌
乙肝病毒携带者 血液活检 早期肝癌
2022/2/28
近日,我国科学家研发出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细胞游离DNA突变和蛋白标志物进行肝癌早期筛查的技术方法,可以从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发现早期肝癌。这项技术经过严格的临床验证后,有望建立更加便捷、无创、标准化的肝癌早期筛查方案。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2日由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