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6-210 共查到国际动态 生物学相关记录7728条 . 查询时间(0.483 秒)
结合近40项研究的数据,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英国桑格研究所等的科研团队共同创建了目前最大、最全面的人类肺部细胞图谱(HLCA),揭示了肺部细胞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键差异,将成为肺部研究人员的重要新资源。该研究是全球人类细胞图谱(HCA)的一部分,该国际合作联盟正在创建所有人类细胞的综合参考图谱。
有焦虑等精神症状的儿童可能难以理解周围人的快乐、悲伤等情绪,也无法准确理解情绪线索,从而使他们在社交场合难以做出合适的行为。情绪会随着儿童发育而不断完善,但相关神经表征是否同时发生变化尚不明确。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随着儿童发育至青春期,该过程中个体处理情绪线索的能力越来越相近。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题为:Large-scale enc...
结合近40项研究的数据,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英国桑格研究所等的科研团队共同创建了目前最大、最全面的人类肺部细胞图谱(HLCA),揭示了肺部细胞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键差异,将成为肺部研究人员的重要新资源。该研究是全球人类细胞图谱(HCA)的一部分,该国际合作联盟正在创建所有人类细胞的综合参考图谱。
近日,国际期刊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上在线发表了由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何进教授研究团队所撰写的综述论文:“Gas and light: triggers of c-di-GMP-mediated regulation”,该论文总结了c-di-GMP代谢酶感知气体和光信号的调控方式和具体机制,对c-di-GMP信号转导通路的完...
2023年第39届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学会(ESHRE)年会于2023年6月25-2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生殖中心吕超副主任医生受邀出席,并在会上分享题为“How does the zp1 variation leads to apoptosis oocytes in antral follicular and infertility in females?(zp1变异是如何导...
牛磺酸是一种微量氨基酸,人体虽然可以合成,但在生命早期主要靠外源性获取以支持发育,牛磺酸缺乏会导致骨骼肌、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的功能损伤。近期,印度国家免疫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证明了牛磺酸在衰老中的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论文标题为“Taurine deficiency as a driver of aging”。
中科院植物所杨元合研究组以青藏高原热融湖塘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样带调查,结合室内光照和微生物降解实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和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等多种手段,揭示了青藏高原热融湖塘DOM微生物降解对光照的响应机制。研究人员发现,DOM含量高的热融湖塘中光照对DOM微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更强。并且,光照对DOM微生物降解的促进效应主要由光照产生的芳香类化合物驱动:光照产生的不饱和、芳香类化合物越多,对...
在园期间,Timothy Y. James在版纳生态站的协助下开展野外采样,并在XTBG Special Seminar上作题为《人类世背景下真菌散布的驱动因素》的学术报告,与线上线下听众进行讨论交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微生物生理代谢与发酵应用团队,全面评估了鱼藤酮对蛹虫草深层发酵过程中合成虫草素的影响,发现了对害虫线粒体呼吸链有抑制作用的鱼藤酮,可显著促进蛹虫草真菌中虫草素的合成代谢,进一步通过转录组学分析、代谢组学分析并结合双组学联合分析,阐明了经由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等途径介导的鱼藤酮调控虫草素生物合成的相关机制。成果以“Multi-omics analysis unravels...
Researchers at MIT and Harvard University have designed a way to selectively turn on gene therapies in target cells, including human cells. Their technology can detect specific messenger RNA sequences...
中科院植物所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研究站以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为研究对象,持续关注当地畜牧业发展,发现近十年来牧户的畜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本地牛逐渐被外来品种牛及其与本地牛无序杂交繁育的后代所取代,当前畜群适应性较差,牧民不得不频繁使用ML(每年至少2次)。为了探明ML应用对粪甲虫的影响,研究人员基于野外控制实验数据和文献数据对比研究了2010年和2020年的粪甲虫数量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十年...
近日,美国圣母大学领导的一项小鼠研究发现,一种新的抗生素比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的一线抗生素更有效,且能显著降低再次感染的风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石雷研究组以自主培育的薰衣草品种‘京薰1号’‘京薰2号’‘洛神’以及商品种‘太空蓝’为供试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不同部位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4个品种共鉴定出66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以乙酸芳樟酯和芳樟醇含量最多,这些化合物主要富集在花器官中。对4种薰衣草的盾状腺毛的数量及直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四种薰衣草的叶片远轴端(叶背)腺毛数目远大于近轴端(...
中科院植物所王雷研究组近期发现一类进化上相对保守的B-box类蛋白,其中第五亚家族成员BBX28和BBX29参与生物钟周期的精细调控。超表达BBX28或BBX29以及它们的功能缺失突变会影响生物钟周期。蛋白互作筛选发现二者可以与生物钟中央振荡器核心组分PRR9、PRR7和PRR5蛋白在细胞核内直接互作,并能增强PRRs蛋白对靶基因的转录抑制活性。转录组分析发现,BBX28和BBX29主要抑制转录峰...
2023年6月15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玉米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赖锦盛教授团队以题为“A complete telomere-to-telomere assembly of the maize genome”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学》上在线发表了玉米全基因组所有染色体端粒到端粒完整无间隙组装结果,在复杂动植物基因组中第一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