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物 天文学相关记录84条 . 查询时间(2.455 秒)
李立芳,男,博导,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领域:双星演化--相接双星结构和演化、公共包层演化及后公共包层双星的演化。招生专业:070401-天体物理。招生方向:恒星物理、恒星物理。
季凯帆,男,博导,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领域天文技术方法、天文数据处理、机器学习。招生专业:0704Z1-天文技术与方法。招生方向:天文数据处理、天文探测器技术、望远镜控制软件。
韩占文,男,博导,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领域:通过LAMOST二期中分辨率光谱巡天大样本数据(以及三年后发射的中国空间站CSST望远镜),对双星族的基本性质及其对恒星光谱型和金属丰度的依赖进行系统性统计分析,为星族合成研究提供准确的、关键的物理输入;搜寻并构建处在双星重要演化阶段(包括大质量双星、非相互作用黑洞/中子星双星、热亚矮星等)的观测样本,研究双星物质交流和公共包层抛射两个关键...
陈雪飞,女,博导,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招生方向:双星演化及其应用。
白金明,男,博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云南天文台。招生方向:活动星系核、天文数据处理方法。
王锋,1971年12月出生,留日博士,二级教授,云岭学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技术方法博士生导师,先进计算软件技术与应用云南省创新团队首席教授,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广州大学百人杰出人才计划学科带头人,荣获云南省新长征突出手,省自强模范等称号。长期从事天文技术与方法,海量数据处理,虚拟天文台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了国内1.2米地平式望远镜,光电式打印经纬仪,LA...
张江水,从1999年硕士毕业开始在广州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教学方面,主讲的本科生课程包括力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实验、热学、天文技术与方法、多波段观测资料及分析等,研究生课程包括射电天文学、X射线天体物理学等。教学上追求互动、宽松等理念,深受学生们喜爱,教学效果好,曾被学生们评选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科学研究方面,主要开展天文观测研究,涉及星际介质、恒星形成、活动...
陈曦,1979年出生,男,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2017在上海天文台工作,历任助研、副研、研究员,硕士生及博士生导师,曾在台湾师范大学访学。广州大学2017年“百人计划”引进人才,教授。主要从事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分子谱线搜寻、恒星形成、银河系结构和动力学的研究,申请获得了大量国际大型射电观测设备时间(逾4000小时),在国际权威天文学杂志上已发表SCI论文50余篇(...
李忠木,男,1980生,教授,理学博士,博导,工程学院副院长、天文所所长,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受邀参加58届诺贝尔奖得主大会的青年科学家。
金立平,男,现任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浙江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通过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创建的CUSPEA考试进入世界顶尖大学芝加哥大学,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W. David Arnett,获得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期间,有些物理课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教的,并有机会经常地向诺贝尔奖获得者请教。研究方向是理论天体物理。主要研究太阳系外行星,太阳系起源,行星形成和演化,太阳星云的演变,太阳星云中...
吴庆文,1978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4月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博士毕业,2007年5-6月访问日本京都大学汤川秀树研究所,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到韩国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国际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6月作为人才引进到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任教授。2012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2013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6年获得基金委-优秀...
雷卫华,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致密天体(中子星、不同尺度的黑洞等)产生的的高能天体物理现象,包括伽玛射线暴和潮汐瓦解事件。伽玛射线暴是仅次于宇宙大爆炸的剧烈爆发现象,研究表明它与大质量恒星死亡、双中子星或中子星-黑洞并合相关。伽玛暴是LIGO探测引力波事件的主要电磁对应体,是研究恒星演化和死亡、致密天体以及宇宙学的重要天体对象。潮汐瓦解事件是宁静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撕裂恒星的现象,是探寻隐藏...
龚云贵,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贝勒大学客座教授,入选了全球前10万科学家。国际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学会终身会员,亚太物理学会天体物理、引力和宇宙学分会执委,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秘书长,湖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1991年毕业于原华中理工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博士,师从SU(3)理论创始者之...
宋汉峰,男,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计算物理理事,中国核学会会员,中国天文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是理论天体物理恒星物理,核天体物理,转动恒星结构与演化。2014年以来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是大质量双星系统的元素混合效应研究,转动恒星斜压结构研究,相接双星能量转移研究。
韩旭,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数值模拟的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学术称号: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负责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所获奖项及重大科研成果: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3项;获国际计算力学华人联合会计算力学奖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