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26-240 共查到人物 大气科学相关记录658条 . 查询时间(2.266 秒)
陈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ENSO机理和数值模拟、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全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和应用。
陈国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 季节内震荡、热带动力学、大尺度环流与对流相互作用、大尺度大气动力学、波动理论、热带-热带外相互作用。
曹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 致力于地球系统模式研发与改进、理解多强迫下古气候形成机理、预估未来气候变化。
Jae-Won Choi,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热带气旋;热带和中纬度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东亚和东南亚季风动力学。
刘丹彤,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气科学博士,曾获曼彻斯特大学杰出研究员称号。研究领域为气溶胶化学,气溶胶物理,以及云和气溶胶相互作用机制。具体研究方向为碳质气溶胶的测量,定性定量和来源解析,探讨其光学性对大气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尤其熟悉激光白炽和质谱测量技术的应用。其自主开发的单颗粒黑炭光学仪(SP2)数据分析软件得到广泛的应用。
李卫军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B特聘研究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和山东省杰青获得者。工作研究领域:微观世界里窥探宏观世界(Microscoscpic observations reveal macroscopic world (MOW)) ,研究领域涵盖地球科学、大气物理、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化学。
曹龙,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气象学会理事。 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获得大气科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全球气候变化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探究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探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方法。
谢勇,江苏溧阳人,男,1977年5月生,本科、硕士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传感器定标与产品检验、气溶胶遥感监测与光学特性分析。已经发表科研论文32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论文18篇,SCI 收录7篇,EI收录5篇,核心期刊5篇,SPIE NEWSROOM邀请撰写专稿1篇。近5年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2项,中科院项目2项;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了国家级课题2项。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
王国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陆面遥感与过程建模;陆面-大气相互作用;灾害风险管理。
陈铁喜,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男,1983年9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约束作用,重点关注农田生态系统。
王锦旗,男,1976年;1995年9月-1999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习;1999年9月-2004年7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教师;2004年9月-2007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学习;
王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教授 女,1977年10月出生,博士。目前主要从事农业遥感、应用气象等方面的研究。
李永秀,女,甘肃武威人,高级实验师。2005年6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2005年7月参加工作,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应用气象实验中心工作至今。
张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与方向;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特别是农业旱灾、极端高温;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风险。
邱让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与方向;1、农业气象;2、农田水热循环与水资源高效利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