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科学智识史 科学社会史 科学史理论与方法 科学文化与科学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技术史 国外科学技术史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211-225 共查到人物 科学技术史相关记录344条 . 查询时间(2.848 秒)
潘谷西教授承担《中国建筑史》统编教材的主编和再版修改工作。《中国建筑史》教材由于其强调建筑“类型”和“史”的结合,较好地解决了学建筑史和当今建筑理解及应用的问题,曾多次获奖。特别有意义的是潘谷西先生主编的教材《中国建筑史》( 新一版)(2001年版)中的“中国建筑史参考图”,还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张教材光盘,是影响广泛的、对其他院校教学开展有突出贡献的作品。潘教授也继续发挥对教学上的宏观...
朱光亚教授担任本科生中国建筑史近现代部分的教学和本科生的选修课古典亭榭与小品设计。这两部分是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程的继续,前者直接衔接古代部分,后者则从具体做法上体现古代和现代建筑的承继。课程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和讨论,注重教学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应用环节。尤在近现代中国建筑史课上启发学生对当今一些建筑理论重大问题进行思考,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注重培养多层次和高水平人才的理论课, 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陈薇,1979年进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从学建筑学,1983至1986年师从潘谷西教授研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并获硕士学位。1986年留校工作后一直从事专业教学、研究及实践。其间,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6年和2002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日本爱知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讲学。1997至1998年在瑞士联邦高等工业大学(ETH)作为交流学者学习。
韩健平,1964年出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1999年获得日本科技厅颁发的研究奖学金,赴日本国立精神保健研究所研修一年零六个月。2004年8月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并出任学会秘书长一职,负责学会日常工作。目前从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中国古代医学观念史和近代殖民地科学史。出版论著、译文十余部。
胡维佳,1958年11月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综合研究室副主任,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自然科学史研究》常务编委。长期从事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天文观测及仪器和技术史研究,以及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工作,现着力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及近现代科技政策研究。朱彦论著有:“唐籍所载二十八宿星度及‘石氏’星表研究”;“科学:迈入二十一世纪”等。
杨廷宝(图)     杨廷宝  建筑师  教授  建筑设计       2008/3/20
生平: 1901年10月2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当时分中等科、高等科,学制均4年)。 1921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924年在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中,荣获艾默生奖竞赛(Emerson Prize Comoetition )一等奖,同年又获市政艺术协会奖竞赛(MuniCipal Art ...
童隽(图)     童隽  西方建筑史  中国园林       2008/3/20
生平: 1900年10月2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25年清华学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在全美建筑系学生竞赛中获1927年亚瑟斯.布鲁克纪念奖(Arthur Spayed Brooke Memorial Prize)二等奖及1928年同一竞赛一等奖。 1927年获学士学位。 1928年获硕士学位,导师为乔治?毕克莱(George ...
刘敦桢,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曾创办我国第一所由中国人经营的建筑师事务所。长期从事建筑教育和建筑历史研究工作,是我国建筑教育的创始人之一,又是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开拓者。在对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古建筑调查,以及对我国传统民居和园林的系统研究方面,都为这一学科奠定了主要基础。又曾多次组织并主持了全国性的建筑史编纂工作,出版了“苏州古典园林”等颇有影响的专著。
梁思成,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以严谨、勤奋的学风著称。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
贝聿铭(图)     贝聿铭  上海美术馆  建筑师       2008/3/20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18年其父贝祖贻出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贝氏在香港度过了他的童年。1927年父亲调职,举家搬至上海。中学读于上海。1935年被父送往美国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在求学其间贝氏埋首图书馆,努力吸收欧洲近代建筑相关的资讯,并且获得学校举办的优秀设计奖,激励了他对建筑的兴趣使他与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
孙红梅,女,1965年出生,副研究馆员。负责的“文峰塔四有档案”“巩县石窟四有档案”等被评为优秀档案。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贵州大屯土司庄园建筑风格研究》等十几篇文章。
李中翔,男,1957年出生,副研究馆员。主持完成了“宋陵石刻风化机理研究”,“嵩岳寺塔建筑材料的测试分析”,“开封铁塔建筑构件保护调查分析”等多项文物保护研究项目。在砖石质文物的保护和古建筑雷电防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发表文章十几篇。
吕军辉,男,1963年出生,河南镇平人。1985年毕业于郑州工学院工民建专业,同年到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勘察设计部主任,副研究馆员,河南省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80多项国家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规划、勘测及维修加固设计工作,具有较强的文物保护原则和较高的实践经验。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类古代建筑的年代特征,尤其在古代建筑的结构加固及相关理论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西藏...
牛宁,男,1953年出生,研究馆员,副所长。先后负责了“文物建筑保护”等课题的研究,在国家级省级期刊上了表了《文物保护工程监理规范框架体系研究》等多篇文章,出版了专著《河南临颖小商桥》。主持的“开封山陕甘会馆牌坊整体降落”工程获得河南文化科技进步三等奖。
张玉石,男,1954年4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现任我所副所长,研究馆员。曾长期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工作,参加或主持了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郑州西山遗址和平粮台楚墓等多项大型遗址、墓葬的调查、发掘工作。1997年到我所工作后,参与了西沃石窟、安阳灵泉寺等多项工程的工作。先后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战争》等多篇文章,合编专著数本。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