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 >>> 工程热力学 工程传热、传质学 燃烧学 多相流动 工程热物理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人物 工程热物理相关记录678条 . 查询时间(3.87 秒)
教育背景:1999-2004,多伦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1995-1999,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热物理,硕士;1991-1995,北京科技大学,热能工程,学士。
蔡小舒:教授,博士生导师,热能工程学科带头人, 颗粒与两相流测量技术研究所所长。1. 光散射和超声颗粒测量技术和仪器开发;2. 两相流在线测量技术和仪器开发;3. 温度测量新方法及火焰监测和燃烧诊断新方法;4. 排放和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新仪器的研究和开发等。 上述研究方向涉及到动力机械,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纳米技术、环境工程、过程工程、光学、声学等许多学科领域,以及电子技术,计算机软件和...
教育背景:1985.9---1989.7 重庆大学热力工程系工程热物理专业本科;1991.7---1994.3 东南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1994.7---1999.1 上海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崔国民,男,1969年12月生,汉族,吉林双辽人,工学博士,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热工程研究所。教育背景:1992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1995年,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主要从事半导体制冷特性及其不可逆分析;1998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主要从事红外热像理论建模的蒙特卡罗法及计算研究。
教育经历:2013.09 ~ 2017.03,浙江大学,热能工程,博士;2010.09 ~ 2013.06,山东大学,工程热物理,硕士;2006.09 ~ 2010.06,山东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士。
教育经历:2012.10–2015.12法国南特大学, 能源与过程工程,博士;2009.9–2012.7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化学工程,硕士;2005.9–2009.7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教育经历:2007.09-2011.06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工学学士;2011.09-2014.06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工学硕士;2014.09-2019.01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机械工程系,博士。
齐建荟,男,1989年11月生,山东潍坊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哲学博士 (Doctor of Philosophy, Conferred 01/03/2019),山东大学工学硕士、学士。现任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超临界CO2动力循环、涡轮机械数值建模及仿真、超临界CO2涡轮机械叶型优化、基于CO2的混合工质传热...
刘江伟,女,1987年12月生,博士毕业于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技术大学,现任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持并参与国家、省部级及企业横向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机械工程、应用物理及材料科学领域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ISIS系统机械学科同行评议专家;任Materials & Design、Journal of Materials P...
教育经历:2003.09-2008.12,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1995.09-1998.07,硕士研究生,山东工业大学;1991.09-1995.07,本科,山东工业大学。
教育背景:1996-2000年,山东工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0-2002年,山东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3-2007年,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2013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
冷学礼,男,1977年生,山东潍坊人,副教授,工学博士。1995年起在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大学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强化传热与节能技术研究,在对流换热场协同理论的整体评价方法,振动强化传热以及换热表面的积垢对策等方面作了些许工作。现在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天然气液化过程中冷箱环节的流动换热及优化, 两相流动的电学/光学测试技术以及对流换热的积耗散理论及应用等方面.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
教育经历:2006-2010,中南大学,学士,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10-2011,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国家公派留学;2011-2015,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博士,热能工程 (博士导师: Prof. Hal Gurgenci, Dr. Zhiqiang Guan, Dr. KamelHooman)。
教育背景:2003-2007年,山东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士;2007-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热能工程,博士;2010-2012年,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 (Monash University),化工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王庆松,男,籍贯济南钢城区,博士、博士后。现为山东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山东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学位中心、山东省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微能源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业委员会理事、首批山东省节能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