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放射性计量学 核仪器、仪表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粒子加速器 裂变堆工程技术 核聚变工程技术 核动力工程技术 同位素技术 核爆炸工程 核安全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 辐射防护技术 核设施退役技术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人物 核科学技术相关记录195条 . 查询时间(1.639 秒)
肖炳甲,1966年2月生,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研究员、博士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导师。1982 -1990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习,1990年后入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工作,主要从事聚变裂变混合堆的热工水力、中子学和边界等离子体行为的研究。1997年4月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 1998年12月-2000年12月获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奖学金,在日...
黄群英,研究员,博导,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获西安交通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学士及硕士学位、中科院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并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和英国Culham科学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曾在日本国立聚变科学研究所NIFS、北海道大学等单位从事合作研究工作。获安徽省省直机关“优秀女性”、“三八红旗手”和所级优秀工作者等称号。
姚达毛,男,1963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合肥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获学士学位,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与核聚变工程相关的研究工作,先后在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院、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德国马普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法国卡达拉歇聚变研究中心、日本核融合研究所、俄罗斯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等单位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所级、中科院创新、中科院重点、国家自...
梁国兴,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工程专业博士(1991)。曾长期在台湾核能研究所核能安全科技中心工作。研究方向: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核安全,核反应堆工程模拟仿真与分析,核电厂认证级安全分析技术与平台研究。
蒯琳萍,教授,本科( 1984 年)和硕士 (1987 年 ) 毕业于东华大学环境工程系。 1999 年获比利时根特大学应用生物学博士学位。 1999 至 2001 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环境系 从事 博士后研究。 2002 初年回国后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教授。 2006 年转入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教授。
丁军教授,核电数字化仪控中心主任, 2009.7-至今: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兼职教授;2010年起 :美国泰拉能源公司工程代表;2004.7-2010:美国德美仪器公司,总工程师/中国业务开发经理;2002.8-2004.8:美国田纳西大学核能工程部,助理研究员;1992.7-1999.8: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仪控室,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
杨朝文,1963年3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核物理专业,1987年在四川大学物理系获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01年在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9.8-2000.8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核物理研究所从事访问研究。现为四川大学核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核工程与核技术系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
谷德山,男,出生年月:1955.4。 1993年12月评为副教授; 2008年12月评为教授。
刘广山,教授,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副研究员(1994-1996),厦门大学副教授(1996-2002),厦门大学教授(2002-)研究方向:同位素海洋学;海洋环境变化;海洋同位素测量方法。
刘玉娟,女,高级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勘查地球物理专业,2004年9月至2005年月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做访问学者一年,从事核技术分析,兼进修核物理实验。近年主要从事实验教学。
颜拥军:男,1968年4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自动控制专业,先后在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讲授本科生课程《核反应堆控制》、《核工程检测技术》、《MATLAB与科学计算》。发表论文20多篇,被EI收录2篇。 研究方向:核测控技术、数字化核仪器、辐射防护。过去主要工作与获得的成果:长期从事嵌入式系统...
屈国普,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华东工学院光电成象技术专业,主要从事核测控与核技术分析方向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核心期刊19篇,EI收录3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6项,其中包括《氮-13监测仪的研制》、《微机化多时空多通道中子通道密度数据处理系统》、《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等。
赵修良,男,教授,硕士生导师,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1968年出生于湖南湘潭。1988年毕业于中南工学院核电子学与核技术应用专业,2004年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能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湖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指导教师。先后承担并完成完成国家973及子项目、核工业部级重点攻关项目、中国核工业基金项目和省级科研课题共计20余项;获得部级科技进...
李鹏远: 研究员,生于1965年8月。1983年至1990年在四川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习,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来院工作。获东京工业大学核反应堆工学博士学位。自1999年至2006年,先后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东京工业大学及长岗科技大学学习与工作。并与韩国,美国,荷兰,瑞士及法国的相关研究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研究领域包括聚变堆材料和工艺,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离子束技术及材料的合成技术。现主...
曹曾:男,研究员,1964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1985年7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真空物理与技术专业。长期从事核真空技术与表面物理实验研究工作,负责中国环流器新一号装置(HL-1M)、环流器二号A(HL-2A)装置真空抽气、检漏、先进第一壁原位处理等项目的工程设计、研制和实验研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研究方向:核真空技术与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