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305 秒)
李琳,博士,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激光极端制造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国际光子与激光工程学会会士,国际生产工程学会会士,美国激光学会会士和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曾任美国激光学会(LIA,激光加工领域最权威的国际学术机构)、国际光子与激光工程学会(IAPLE)和英国工业激光用户协会(AILU)等重要国际学术机构主席。1982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
钱波,男,1979年12月生,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博士,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增材制造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工艺基础理论、装备体系规划、加工工艺优化、智能控制、成形成性反馈与预测、全套软件体系等。完成开发了适用于SLA、SLM、SLS等多种增材制造装备的工艺规划、设备控制、优化模拟的全套装备系统。所研制的装备与技术被国内多家工业3D打印公司所应用及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
霍元明,山西运城临猗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学术兼职包括: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金属学会会员、塑性工程学会高级会员、Measurement与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SCI国际期刊审稿人、Viser机械工程学期刊编委等。目前,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成形工艺技术、新型轻量化金...
徐龙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1990年开始磁悬浮轴承技术研究工作,通过不断地摸索与实践,解决了550oC高温下磁悬浮轴承的关键技术,2005年获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近年来先后承担了20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863项目一项、国防预研课题2项、部省基金8项,以及企业协作项目多项。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7项,获部省级奖5项。2005入选第三批国...
徐九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1986年于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南京航空学院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任教,其中1993年-1995年以副研究员身份在香港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
彭立明,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高强度铸造镁合金成分及组织控制,镁合金液态精密成型技术。长期从事于镁合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进行镁合金的强韧化设计及其电子显微学以及镁合金的液态成型技术(如镁合金汽车轮毂和发动机关键部件的成型与应用技术)研究,探明了多种镁稀土合金体系的时效序列与相变模型、析出相与长周期有序结构的复合强化机制、微合金化元素增塑机制;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高韧JDM1和...
王欣宇,出生于1970年9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1、 生物医学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加工;2、 纳米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及生物材料表面改性;3、 材料的生物学评价及生物医学器件的设计和开发。
王华昌,1947年7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副主任。研究领域:1、材料成形理论及CAE/CAD/CAM一体化;2、梯度材料与模具技术;3、模具表面强化技术。
黄志雄,1963年9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1、树脂基复合材料;2、功能复合材料;3、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马幼平,男,1961生,陕西省渭南市人。先后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加工研究所所长,《热加工工艺》和《铸造技术》杂志编委。全国铸造学会消失模铸造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评评委。多年来先后承担课程有:《材料成型原理》、《金属表面技术》、《凝固理论》、《材料化学》课。长期从事材料加工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部科技项...
李付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95年开始指导硕士学位研究生,至2005年已毕业博士生2名,硕士生19名,在读研究生15名。主要研究方向为:①“材料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计算机辅助设计”;②“材料成形工艺设计与智能控制一体化技术”; ③“材料成形多尺度与多物理场耦合计算方法”。
刘会杰,工学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 搅拌摩擦焊接机理及复合技术;2. 新材料及异种材料特种连接技术;3. 焊接设备开发及焊接质量控制。
王忠金,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 板材成形;(1) 冲压成形与质量控制;(2)复杂形状薄壁零件成形及质量控制; (2.1) 航空、航天动力机械(发动机)高强度耐热轻量化复杂形状壳体结构整体成形及质量控制; (2.2) 汽车覆盖件成形与质量控制; (2.3)钛合金板材零件常温下成形及质量控制。2. 粘性介质压力成形(VPF)。3. 钛、钛铝合金等轻质低塑性材料电塑性成形。4. ...
戴圣龙,工学博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材料首席技术专家。主要研究方向:(1)新型高性能铝合金及铝锂合金的研制及应用研究;(2)快凝铝合金及其先进制备技术研究;(3)整体结构件低成本制造技术研究。
朱伯铨,男,1955年出生,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留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金属学会耐火材料分会副理事长,《耐火材料》、《耐火与石灰》杂志编委会副主任,《钢铁研究》杂志编委。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检索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熔盐法合成复杂氧化物粉体研究”,“ 基质显微结构参...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