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学术机构 分子生物学相关记录72条 . 查询时间(0.279 秒)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于2001年。依托国家级生物学“一流”建设学科和动物学国家重点学科,本流动站涵盖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十二个二级学科,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理科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生物基础部。生物基础部下设植物、动物、生物统计、生理、生化、生态和遗传等7个教研室,面向全校承担生物基础课教学任务,以此为基础于1986年7月成立中心实验室,同年植物学、动物学、动物生理动物生物化学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0年更名为生物技术实验中心,1997年9月招收生物技术本科生,并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7月学校下发文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输血研究所(以下简称输血所)始建于1957年,1965年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拆分出来,由天津迁到四川成都,成为一个独立研究所。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输血医学研究机构,主要从事输血医学科学研究、输血相关技术研究,为国家血液安全管理、应急医疗体系建设、输血科学技术发展及全民知识普及等方面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持,担负着我国输血医学研究与发展的重要使命。
天津市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成立于2014年6月26日。学会在2014年上半年开始筹建,由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宁宁、天津市农学院谢晓东、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罡、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门淑珍以及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振英等人发起成立了筹备小组,开展筹备工作,于2014年11月19日在在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功举办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1届理事会。
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Hebei Society for Plant Biology)是河北省内从事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科技、教育、管理工作者组成的群众团体组织,由河北省科协业务主管,成立于1978年。挂靠在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成立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工作者,为促进我省植物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植物生理学于分子生物学知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包括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教育部生物活性材料重点实验室。生物化学专业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生物化学专业之一。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筹建于一九七八年八月,是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第一家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著名的分子生物学家Southern曾在建所之际举办由全国分子生物学专家参加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讲习班。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外东狮子山,主要从事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其前身为1960年成立的四川省农科所生理遗传系,1983年更名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1987年改名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现设有2个研究室,3个研究开发中心,(包括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育种工程中心)。所内现有大型封闭式钴室、同位素示踪及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拥有各...
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学院于2007建立生物科学本科专业,依托生物学一级学科建设,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掌握生物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并富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历经十余年发展,已培养9届毕业生,其中4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在生物科学及...
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创建于2007年3月,属校级研究单位。研究所依托于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动物学硕士和博士专业以及动物学山西省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分子毒理学和分子进化与生态适应。2013年12月经山西省科技厅批准,研究所与山西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共建“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经山西大学研究生院批准,于2014年12月共建“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山西大学研究生...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简称“生物所”)建于2004年6月,其前身是创建于1986年的云南省遗传工程研究室。1992年,云南省遗传工程研究室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合并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04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进行学科结构调整,原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原院品种资源站合并成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胚胎发育与生殖调节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于2009年获安徽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本实验室依托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级重点学科,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为支撑,以区域经济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通过与化学、物理等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安徽白山羊新品种的选育及应用、典型环境污染物对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理、辅助生殖与相关技术研...
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伴随着成都大学的发展,由创办之初的师范部化学专业,先后经历了化学系、食品工程系、轻化工系、生物工程系的发展历程,2006年学校办学资源整体整合后,原生物工程系撤系建院,先后更名为生物产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建校以来,学院先后为社会输送了适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届毕业生近5000余人。
基础医学院源于1983年的滨州医学院医学一系,历经基础教学部、基础医学系、基础学院,2013年改称基础医学院。目前学院承担学校26个专业和方向的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是我校重要的基础医学教育基地和科研基地。
实验室前身为1996年成立的“光合作用基础研究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光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9年12月。重点实验室主要围绕太阳能光生物转化与利用的核心问题,揭示光能利用效率调控的分子机理,为在农业和能源应用提供基础性、前瞻性的技术和理论支撑。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经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建设,1991年1月通过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实验室成立以来,紧密围绕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这一主线,不断优化领域布局、凝练学科目标、汇聚人才团队、承担重大任务、推动交流合作、建设开放平台、创新体制机制,取得了一系列有显示度的重要成果。研究所曾在胰岛素三维结构测定、青蒿素结构解析、酶活性部位柔性及酶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