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环境物理学 环境化学 环境生物学 环境气象学 环境地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毒理学 自然环境保护学 环境管理学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相关记录42条 . 查询时间(1.232 秒)
云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始于20世纪90年代农学院农业环境保护教研组,1990年开始农业环境保护专科招生,2000年开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招生,2004年开始招收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由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列为云南省省级优势学科,是云南省“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群的重要学科之一,有云南省农田无公害生产省创新团队、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教学团队、云南省农业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生...
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系于1992年在著名生态学家李博院士的倡导下筹建,1994年招收第一届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199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环境科学专业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二十多年来的发展使得内蒙古大学环境科学系独具区域特色,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环境科学和保护领域的科研和管理人员,研究成果为解决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环境问题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山东大学教育部南水北调东线河湖生态健康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于2019年,系山东大学设在中国北方最大淡水草型湖泊——南四湖的野外试验站,野外站学术带头人为国家杰青张建教授。野外站紧密围绕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需求,初步建成了由试验观测场和观测样地组成的比较完整的试验观测体系,形成入河口-湖滨带-湖区等不同生态系统全方位、系统化、网络式的监测分布格局。野外站主要针对跨流域调水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流域绿色崛起水安全保障”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应用型和创新型的拔尖人才。本专业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立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面向全国和国际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前沿,在环境与资源利用...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和工程系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2个二级学科,还拥有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现有教职员28人,教授14人、副教授13人、讲师1人;其中长江特聘教授1人、杰出青年基金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在学科建设方面,环境科学和工程系充分发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和理工学学科的优势,形成了以资源与环境污染的机理、过程、治理与修复等内...
广西桂林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22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成立于1961年,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和其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典型常绿阔叶林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总面积15133.33 公顷。根据2000年国家林业局批复的总体规划,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大功能区,其中核心区 4891.3 公顷,缓冲区 3668...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简称“清华环境研究院”)是清华大学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由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与清华大学共建,主要从事环境类科技创新活动。清华环境研究院总体目标是打造助力清华大学“建设国际一流环境学科”发展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以重大科技研发为基础、以成果产业化落地为导向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发和科技服务机构。同时,清华环境研究院致力于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环境科学发...
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立于2016年4月16日,挂靠环境学院,共建单位为人文学院、低碳能源实验室,绿色大学建设管理办公室是合作建设单位,对校内其他各院系开放。中心设管理委员会、管理团队、学术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杨斌副校长任中心管委会主任。贺克斌院士任中心主任,钱易院士任中心名誉主任。何建坤教授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和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分别任中心顾问委员会主...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是在国家环保局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的环境工程设计院的基础上,经1998-1999学年度第13次校务会议批准,于1999年4月成立。它的成立是为了适应21世纪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加强清华大学环境学科群建设,利用清华大学学科综合优势,促成跨学科、综合性的环境科学研究与工程实验基地建设。
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简称SMARC)于2011年3月经国家环保部批准建设,依托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13年11月通过验收,是我国环境领域以环境微生物利用与安全控制为目标,面向国家环境管理服务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胡洪营教授。
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于2007年6月申建,2010年通过环保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组审议并正式批准建设。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牵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北京金城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E20环境平台)、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四家参加单位共同组成。
清华大学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环境脑工程)位于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北京市怀柔科学城,为科学城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之一,由清华大学、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双主体”共同推进。项目总投资4.87亿元,总建筑面积3.33万平米,主要新建综合实验楼、环境模拟工房和跨介质环境模拟公园等。
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地区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中心(简称“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中心”)是根据《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由中国政府于2006年11月提名, 2007年4月30日-5月4日的斯德哥尔摩第三次缔约方大会提名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为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中心。2008年4月在斯德哥尔摩公约秘书处对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其依托单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华大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中心)开展斯...
1995年9月18日-23日,《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简称“巴塞尔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在中国建立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管理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以及废物产生减量化的培训和技术转让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发[1997]669号批准在清华大学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危险废物管理培训与技术转让中心(以下简称“亚太中心”)。2011年,经国务院授权,环境保护部部长代表中国政府与联合国环境规划...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       2022/6/9
《环境生态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生态领域学术类期刊。2019年创刊,月刊,中国知网全文收录,刊号:CN10-1620/S。本刊办刊宗旨:服务环境生态领域的研究、实践、创新与管理,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我国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主要报道环境生态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及最新成果,关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