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水利工程 >>> 海洋工程 >>> 海洋工程结构与施工 海底矿产开发 海水资源利用 海洋环境工程 海洋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海洋工程相关记录285条 . 查询时间(0.496 秒)
广东电视台“南海海浪预报”栏目开播于1987年,由于每天需要人工贴图、录像并传送录像带,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图像效果较差,严重地影响了该栏目的收视率。在1991年,预报台通过应用微机图像技术和微机数据通信技术,将原人工贴图、录像等过程通过执行相关的计算机程序,由微机计算机完成,并应用点对点的微机通信技术,将相关的数据传送到广东电视台,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和可视度,提高了该栏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研究目标是解决海岸带环境管理与保护中作为最基础组成部分的监测系统发展所需的技术,即海岸带环境污染监测中的疑难和关键支撑技术方法。为适应沿海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转移过程的控制要求,从水污染监测向沉积物和生物监测引导,从常规污染监测向难降解有机物染物监测发展,提供监测技术、方法、标准、质量控制程序等。该专题应用海洋环境化学和海洋生物学等领域中的理论和技术,在海洋环境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及标准物质的研制...
该技术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海岸带环境污染监测、预测及防治技术研究。包括近岸特定海域纳污能力评价和污染预测技术,海岸带环境污染监测支撑关键技术,突发性污损灾害预测、应急处置及评估技术研究和近岸海域典型环境污染防治应用示范技术。(2)大规模海水养殖区养殖容量与优化技术研究。包括海湾系统养殖容量与环境优化技术,滩涂池塘养殖系统养殖容量与环境优化技术,潮间带养殖系统养殖容量与优化技术,浅海养殖系统养殖容...
该项目是“海岸带综合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研究”课题中的一个研究专题,主要研究目标是制定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及合理布局,制定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统一的技术规范与标准,指导中国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立,促进中国海岸带信息产业化的进程。该专题取得的主要成果有:《海岸带资源环境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海岸带资源环境综合管理...
“海岸带资源与环境基础信息系统”采用目前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遥感技术,收集各种形式的海岸带资源、环境和涉海经济资料,按照信息系统的要求,将其进行分类整理、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处理。建立了拥有资源、环境和涉海经济等分布式数据库及应用服务功能的1:50万海岸带资源与环境基础信息系统,以直观灵活的形式反映中国海岸带地区资源、环境和沿海社会经济状况,为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本研究以服务于海岸带管理为宗旨,紧紧围绕海岸带综合管理(ICM)在厦门实施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重点则是为厦门实施ICM重要依据的《厦门市海域功能区划》(下称《区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基础和关键技术。具体包括《区划》制定所需的各种评价方法的综合应用与创新、《区划》实施所需的海域资源价值量化模型和信息管理技术、对海岸带资源利用规划的战略环境评价,以及有效促进ICM在厦门进一步开展的ICM绩效分析...
对波浪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一面系统的研究,提出了高精度的波浪数学模型;采用高精度的差分方程,保证了数模的精度;建立高精度的差分方程保证了数模的精度;讨论了多向不规划波模拟方法和玻璃的入射分离技术,并将这些技术直接应用与玻璃数学模型的研究;综合运用CAD和三维动画制作软件进行实体动画显示的研究。
4000ppm,对藻类无明显毒副作用,其至有促进生长作用。该成果可用于海洋、港湾、江河湖泊水面溢回收处理,也可用于海洋石油平台开发海洋石油时产生的含油废水和炼油石厂、造漆厂、合成树脂等工厂含油废水回收处理。凝油剂为白色一微黄色粉末,比重小于1,不溶于水,对水体表面的各种油品,如原油、 柴油、汽油、机油、植物油、苯等皆有显著的亲合和凝结作用,用量约为油品重量的40-70%,凝油时间3-6分钟,胶凝后...
该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中国海上溢油防备和应急反应体系;海上溢油应急计划的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海上溢油应急总指挥中心的设立原则、组织机构、职能职责等;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专家系统。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专家系统是该课题的研究重点。所提出的专家系统是作为海上溢油应急反应指挥中心的决策保证系统和技术咨询系统,是对海上溢油事故作出迅速有效的应急反应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一旦海上发生溢油事故,启动该系统可立即获得抗击溢...
“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专家系统”研究课题是根据交通部“九五”科技发展计的要求,在交通部支持部直属高校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而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究的基金中正式立项并开展研究的。研究的目的是用高新技术促进海洋运输业现代化,即用科技进步推动海洋运输业的进步,保护海洋环境,防止船舶造成污染。成果完成人:任福安;殷佩海;林建国;刘彦呈;熊德琪;程东;严志宇;肖景昆;周竹军
该成果是用天然原料合成的多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剂和适量的湿润剂、稳定剂等多组分复配而成的化学消油剂。它能大大地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石油乳化分散成微小粒子,形成O/W型乳状液。由于这种乳状液是水包油型的,不易粘附在轮船和岩土上,借助于水动力或机械力的作用,能在海面上迅速扩散,使溢油“消失”。而形成的乳化油的表面积又非常大,易于水生生物的降解和分散,以及大气光氧化的快速进行,其结果是避免或减少对水...
该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水下作业设备,是一种用于水下各种设施表面清污去垢用的海水冲洗工具。该发明的双作用液压缸和海水缸的缸体为一体。缸体中部为双作用液压油缸,两侧为海水缸,它们共用一个带密封装置的活塞杆。海水缸中的两个腔A1、B1通过排水单向阀分别与压胶管连接,海水缸的大端盖装有海水过滤器,所述高压胶管经过安装座与带有枪管的喷嘴相接。该装置具有耐海水腐蚀,可长期使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并可在深...
海水古温度研究     古温度  海水温度  海洋环境  海洋水文学       2008/10/17
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等在大量分析工作基础上,运用有孔虫“一态转换函数法”,发现距今13万年以来南海表层水温有过很大的变化:冰期时海面平面下降百余米,南海半封闭,表层海流变为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的环流,进入巴士海峡的温带水使南海冬季水温南高北低、夏季西高东低。南海北部的冬季水温,冰期比间冰期可以低6-9℃,比同续度太平洋的开放水域也低好多度。这种边缘海对冰期旋回的“放大效应”,对于理解中国干旱化气候...
该项目研究成果包括论文27篇,由国家教委九五重大项目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英国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共同出资完成,内容包括胶州湾生态系非生物环境及生态建模,生物环境和沉积物/海水界面关键生态过程及部分实验生态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建立了包括7个状态变量的水层生态箱式模型和有13个生态变量的水层-底栖耦合模型,并以其成功地模拟了1995年3月和1996年10月生态系统演变特征。已推广应用于渤...
1、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应用于海洋环境保护执法部门,如省海洋局、各港口海事局,各港务局海洋监督,各海洋监察大队,各海事法院,且涉及海事索赔的保险公司等。技术原理:海洋溢油会改变海水的物理性质。油膜和海水之间在热辐射以及对太阳光的反射、散射、吸收方面的差异,导致卫星影像资料中灰度值的不同,使卫星影像在颜色、纹理等方面产生差异。只要掌握各种油污的反照率和热辐射的光谱特征,就可以利用图像处理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