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影像诊断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口腔影像诊断学相关记录171条 . 查询时间(1.436 秒)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PDGF-BB) 及其受体PDGF-Rββ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OSF) 的关系。方法:将6 例OSF 组织一分为二,一部分作HE 染色,作病理分期;另一部分采用包埋前染色方法,进行透射电镜观察PDGF-BB 及其受体在OSF 组织中的超微结构定位。果:OSF 中PDGF-BB 及其受体PDGF-Rββ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的线粒体、细胞膜上以及成纤维细胞、血...
目的:本实验研究弱激光照射对实验性正畸牙齿移动中骨形成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弱激光局部照射对正畸牙齿移动时骨改建的影响。方法:在兔实验性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局部照射弱激光,经免疫组化染色、运用计算机图像分析,对兔牙周组织中骨形成蛋白的表达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弱激光照射侧压力区和张力区骨形成蛋白表达增强现象较非照射侧出现的早,峰值高,而且持续的时间长。结论:正畸牙齿移动时局部照射弱激光增强了骨形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脉冲Nd :YAG激光根管内照射与牙根表面温度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108 颗离体单根管牙处理后分为3 组。A 组为同剂量激光根管内照射不同牙位的牙;B、C 两组分别在15 Hz 和20 Hz 频率下分7 种功率根管内照射,B 组根管壁涂增效剂后再照射,测牙根表面中部的温度;C 组加测根表面下部的温度。结果: ①同剂量激光根管内照射,下切牙较上切牙、尖牙和前磨牙根面温度显...
目的:探讨弱激光照射对兔实验性牙齿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表达的影响。方法:18 只大耳白兔按每组3 只随机分为实验1、3、5、7、14、21 d 组。2 %戊巴比妥钠麻醉下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与切牙间拴结不锈钢螺簧,施力80 g。左侧为对照侧,右侧为实验侧,进行弱激光照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bFGF 半定量分析。结果:经弱激光照射后,照射侧牙周组织中bFGF 表...
口腔数码X线成像系统(oral digital image system ,ODIS)具有成像速度快,传输图像文字迅速,便于储存查找等优点,受到口腔科临床医生和有关学者的关注。由于设备昂贵和技术人员须具备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原因,该系统自上世纪80 年代中期问世以来未能在口腔医学临床广泛应用,国内报道甚少。一年来佛山市口腔医院引进并使用口腔数码X线成像系统(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制) ,取得良好的社...
口腔X线牙片是辅助诊断的常用工具,是记录患牙病情和患者病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口腔临床、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料。长期以来,X线牙片的档案价值未受重视,通常将牙片交患者自行保管,未能对其进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和利用。笔者在对口腔门诊病历计算机管理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操作方便、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数字化牙片管理方法,报道于下。
目的:建立成都地区恒牙列初期正常 青少年McNamara 分析法的正常值。方法:选取成都地区恒牙列初期正常 青少年67 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McNamara 分析。并与上海地区和白种人McNamara 分析法的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成都地区恒牙列初期正常 青少年McNamara 分析法的测量值无性别差异。成都地区恒牙列初期正常 青少年有效上颌长度、有效下颌长度和下前面高小于上海地区。成都...
目的:探讨弱激光照射对兔实验性牙齿移动速度及骨改建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2 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组、实验1、3、5、7、14、21 d 组。2 %戊巴比妥钠麻醉下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与切牙间拴结不锈钢螺簧,施力80 g。左侧为对照侧,右侧为照射侧,进行弱激光照射。通过计算机测量分析牙齿移动的距离,HE 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破骨细胞计数。结果:经弱激光照射侧牙齿移动距离普遍大于对照侧,1、3...
数字化X线机头影测量法     数字化  X线       2010/8/23
X线头影测量术对口腔正畸学及正颌外科学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研究分析正常 及错 的颅面生长发育机制,而且还可以研究矫治前后的牙、颌、面形态结构变化,也是外科正畸的治疗设计、近远期疗效分析的量化基础。目前国内已引进产自不同国家的数字化曲面全景X线机可进行头影测量,由于相应的处理及分析软件较昂贵,而各医院对其已装软件未能充分开发利用。银川市口腔医院引进数字化曲面全景X 线机后,研究开发出...
目的:建立牙齿立体表面形态图像并探讨用于术前检查骨内埋伏牙的效果。方法:应用三维螺旋CT的图像处理功能,在牙颌骨表面重建图像的基础上,采用图像处理表面遮盖法,消除周围骨组织的影像,获得单纯牙体表面图像。应用该方法检查9 例患者的骨内埋伏多生牙和阻生牙。结果:能清楚显示上颌骨埋伏多生牙的畸形形态、在牙列唇侧或腭侧的位置及与牙列牙根的关系;上颌埋伏恒尖牙萌出方向及与正畸牵引方向的角度;阻生智齿与第二磨...
目的:观察人正常牙髓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牙髓包埋块不经半薄定位,直接制作超薄切片,经电镜观察。结果:内皮细胞间有3 种基本连接方式,重叠连接(51 %) ,端端连接(3611 %) ,插入连接(1016 %) ,内皮细胞中可见到Weibel2Palade 小体、脂褐素和大量大小不等的囊泡。结论:人正常牙髓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有其自身特点。
目的:探讨获得高质量颞颌关节三维CT影像的方法,评价其对髁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 例髁突骨折患者,采用3 种扫描方式(横断、冠状、螺旋) ,2 种扫描范围(横断位:眶耳平面上方1 cm 至下颌升支中份或颏下点。冠状位:乳突至下颌升支前缘或颏前点。) 和2 种层厚(215 mm、510 mm) 扫描,以勾画法删除层面影像中的颈椎、茎突、枕骨和部分乳突,表面阴影显示法(SSD) 完成三维重建。...
随着正畸诊断和矫治技术的不断提高, 人们日益注重矫治前后软组织侧貌的改变。一些先进的头颅侧位定位投照设备有特殊的X 线滤过装置, 能使软硬组织较清晰地显示在一张头颅侧位片上, 以便进行临床研究和矫治前后对照。多数基层医院没有相应的设备, 常规的X 线投照技术和冲洗技术仅能清晰地显示硬组织解剖结构, 不能同时显示软组织的影像。在此, 作者介绍能够同时显示头颅部软硬组织结构的双胶片X 线投照技术, 操...
目的: 研究腮腺腺淋巴瘤(W arth in’s 瘤) 和EB 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75例W arth in’s 瘤, 20 例正常腮腺组织的EB 病毒DNA 整合情况。结果: 62 例单发W arth in’s 瘤中19 例检出EB 病毒DNA 整合, 13 例双侧或单侧多发W arth in’s 瘤中9 例检测出EB 病毒DNA 整合。20 例正常腮腺组织中3 ...
癌前病变是近年来肿瘤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之一。由于从癌前病变到癌是一个渐变的动态过程, 故本研究应用透射电镜动态观察动物模型由正常上皮细胞到轻度异常增生到中度异常增生到重度异常增生到癌的超微结构变化情况, 旨在揭示由癌前病变至癌的变化规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